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探究

sansa2025

  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探究

  作者?介:应位芬,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中学教师。(浙江 宁波 315500)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072-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语言学习与文化是相互联系的,要想掌握好一门语言就必须要学习相关文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融会贯通,而语言学习中考查综合素养的写作学习,显然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关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增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更好地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呢?

  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Section B的写作教学为例,具体探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这是一节读写结合的写作课,教材要求学生阅读课文“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后按要求写一篇有关重大事件的小短文(如图1)。按照最先的教学思路,先带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梳理课文中的两个事件(马丁?路德?金被杀事件和美国的9?11事件)以及在事件发生时课文中人物的状态,然后按照教材上的作文框架,用两篇小短文分别来阐述,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两篇范文。教师再提供一两个重大事件,以填空的形式形成短文,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框架和所用句子的记忆,最后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事件写作。在这样模板化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注重文化背景,充分挖掘教材知识

  首先,在教材的文章内容中收集文化背景知识。在学习课文前先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9?11事件和马丁?路德?金被杀事件的相关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总背景资料,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学习。这篇课文介绍了马丁?路德?金被刺杀的事件,但如果教师不补充其在美国民权运动中的作用,学生很难理解该事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也不能理解文中人物be completely shocked和finished the rest of dinner in silence的原因。第二个是美国9?11 恐怖袭击事件,我借此向学生介绍9?11 所造成的巨大伤亡,激发学生的反恐意识和对世界和平的憧憬。通过介绍英语的文化背景,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集中讲解,这样既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也不影响教学进度,是颇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次,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文化,以“China Today” 为题,让学生谈谈本土文化特色,以此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最后,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提取文化内涵和精神给养。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和课堂学习,了解马丁?路德?金的勇敢精神和高尚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积极正面的能量,激励学生奋力拼搏。

  二、注重文化内涵,选择合理教学手段

  生动形象的视频可以综合画面和声音的效果,为学生营造逼真的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次写作课上,在讲到9?11事件时,笔者向学生播放了纪录片,让学生真实感受了人们在遇到恐怖袭击时的绝望和承受的巨大代价。笔者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汶川地震和马航失事事件的图片,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接下去的写作,也帮助学生提高了爱国情操与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既丰富了课堂的活动形式,又加深了对文化内涵的情感理解。

  同时,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开发,人文关怀下的写作教学能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后,笔者让学生收集或推荐一些经典电影励志台词,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句子意思和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到书面表达中。例如: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the gift).(昨天是历史,明天还是未知,只有今天是礼物,所以才叫present。)――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在本次关于“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的写作课中,让学生在书面表达最后加上合适的台词,将主题从回忆往昔,铭记历史升华至抓住今天,展望明天的更深层次,让文章的内容有了深刻含义。

  三、注重文化素养 深化词汇句子教学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分析词汇时,要有意识地适当追溯一些典型文化词语的起源,把语言延伸至文化,解释其意义;有时还可以扩充内容,讲讲外国的风俗文化等,避免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判断。如music,从muse缪斯女神教起,然后引申中国文化,学生就会对词汇背后的思维和文化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在本次写作课上,笔者根据教材要求学生写“an important event that I remember well was________”,“event”一般指的是在历史上有记录的大事,为了避免学生离题,先让学生清楚“event”的意思,确保在选择要叙述的事件时不会出错。   英语与汉语的逻辑形式与结构不同,我们既要探究语言的差异,也要探究其差异的内在原因,才会发现其丰富的文化素养。如写书信时,英语一开始就开门见山“I’m writing to you ……”,直截了??地说出目的。而中文的书信则相对含蓄,将自己的目的委婉隐藏在信的中间或后面。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遇到这种文化差异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帮助他们形成文化意识。

  四、注重文化渗透,强化教师的自身内涵

  要启发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素养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师不能一味地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而要吸收更多的西方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应有一双“文化眼”,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文化资源,在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活动氛围中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品格,引导学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汲取文化精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从而深度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在写作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词汇、语法使用正确,语句通顺、结构合理便是成功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教师在写作课上解读中西文化差异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比,帮助他们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及文化习俗的比较,形成跨文化意识。例如,有时挑选一些优秀的英美文化作品,从“文化输入”到“语言输出”中展现异域文化。在注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时,也要从中西文化对比中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从跨文化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总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要传授如何写作的技能,同时需要导入与英语有关的文化内容。英语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缺点,注意自我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也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写作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写作而写作,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差异的意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以目的语国家的逻辑形式、语法结构进行写作,也要注意学生书面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60-01 1.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文对很多小学生都是一个难题,他们不知道作文中可以写什么,怎样写,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的时间就急得是抓耳挠腮。写作文真的是很难吗,无可否认,有人觉得它简单,有人觉得它难。很多人一想到要写作文真的是脑袋都要大了,完全对写作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到...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083-1 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聚集地,输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国内一些心理、教育、卫生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网络通讯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软件、渠道的出现和普及,网络诈骗的类型也日益多样且隐藏极深。因此,许多大学生会因好奇或贪小便宜等心理陷入网络诈骗的漩涡,学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引导他们理性、安全地上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教师与高中学生沟通的技巧

    在心理学中,“沟通”被视为一种影响过程──作为发信者的个人使受信者的他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刺激(通常是语言符号)得以传递的过程。这里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把“沟通”定义为作为发信者的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情报,以便对受信者的他人或团体的行为产生某种影...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式自主学习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庭,他们普遍存在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问题,团结协作无从谈起。但从古往今来国内国外,许多现实的事例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没有一种团结协作的作风,这个团队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