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自学能力概要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能力,它包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动手实验操作等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信息源获取信息而内化的过程,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行看、听、问、想、思、议等活动,在自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培养了主动探索、感受和欣赏的能力。

  自学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具有多因素、多层次的一种综合能力,在化学学习中主要体现为以下3种能力:①独立获取化学知识的能力,即发现、咀嚼、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②系统整理化学知识的能力,即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教材中各单元之间的知识顺序及网状结构,使学习的知识逐渐由点到线到面到立体。③科学应用知识的能力,即能够独立地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问题中的化学状态、化学过程和化学情境,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的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综合解决所给的问题。

  二、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大约只占他一生的1/5,人们只靠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质还是量远远满足不了未来的需要。一个人仅靠学校的“一次教育”已远远不够了,要接受“终身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锻炼观察本领,思考、试验的本领,创作的本领,还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他还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理科)明确指出:“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能够敏捷地接受新知识,与已学过知识结合、重组、转换、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旨在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成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主体。

  国外学者调查表明:在一个科学家和工程师一生所运用的知识总量中,通过学校获得的知识仅占25%左右。这意味着,人的知识大部分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阅读自学。因此,无论从素质教育对人们的要求,还是高考对考生的要求,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显得十分重要。

  反思我们的化学教学,“对学生教育主体性的忽视影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力发展、民族科技发展的成绩。”

  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按中等程度的学生的水平备课、讲课,不能照顾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不良局面。对成绩好或成绩较差的学生除了进行补课以外没有更好和更有效的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方法。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参与学习的机会有限,成了盛放知识的“容器”和“书橱”,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教学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只瞄准升学、考试的目标,只注意书本知识及要点的传授忽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认识学生的主体存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自学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

  “学会学习”现已成为所有教学工作者的共识,特别是在今天响应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指示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学习阶段注意分层培养,形成习惯。这比多解几个题更重要,有了它,学生就有了独立获取知识和进行探究的可能。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自学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时间不超过25分钟,对当堂课的内容或下一节课的内容的自学过程中获得的自学能力,如课前的预习或课堂上按提纲的自学等教学形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会阅读一课时内容教材,养成独立作业习惯,学会整理,加强个体学生主动性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第二层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知识的系统性对章节的内容自学过程中获得的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阅读一个章节或更多的教材内容,学会总结,学会交流,学会探索,能突出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第三层次:学生在无教师指导或教师很少指导下,对某一章或某一本书的内容的自学过程中获得的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进入社会的后续学习能力,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重点...

    sansa2025未命名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化学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讨精神,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拓思维能力是所有学习的核心。化学这一学科由于本身的原因,知识点特别的多,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

    sansa2025未命名
  •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的学习由浅入深,往往令许多学生在后面深入的学习中感到吃力,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恐惧心理。要想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化学的希望与热情,就要让学生把学习化学作为一种爱好,让学生主动探究化学这门学科蕴含的无限奥秘。老师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的化学课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即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指导过程,有效的自我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吸收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成绩,在高中化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化学课堂知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主学习能力的...

    sansa2025未命名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分类观的建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09-02 化学作为高中科学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教学目标,并且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对这一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方法。所以高中...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为一名执教于高中的教师来说,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够听到教师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确实,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最终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教授给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培养成能够在社会上生存,...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