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议中学生现状与思想品德课教学

sansa2025

  浅议中学生现状与思想品德课教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变革的加剧,中学生的现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性格上。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多数中学生在性格上有所缺陷。当前社会独生子女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家庭角色结构由传统的长者为核心逐步转变为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这种变化带来的弊端就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极高的地位,在家就是一个“小皇帝”,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过分重视自己,排斥同伴之间的关系,完全依靠父母,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这些溺爱中的孩子一方面能表现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另一方面更能体现出孩子的懒惰,没有努力奋斗的精神。同时,对于生活条件好的家庭来说,父母努力在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情感和关怀,使这些中学生过分享受生活。这是现阶段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存在性格缺陷的中学生,他们往往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厌学情绪。针对目前中学生的这一现状,思想品德课如何进行教学才能发挥其学科的本质呢?笔者认为,除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作用,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不断改进教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爱学、乐学。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呢?笔者认为方法如下:

  一、以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是思想课程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导入更能让学生充满期待,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好的开头将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一位教育家说过:“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育教学内容,运用学科知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语,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品德学习中来。

  二、以适当的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做到“引而不发”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克服那种死板的说教。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与启发,能够在独立思考的成功中感受到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引而不发”,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从而为学生的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比如,采用导语激发学生的情感后,学生会渴望知道更多的东西,这时,教师不是和盘托出,完全告知学生答案,而是提头留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部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教学中讲到课文重点时,教师可以暂停讲解,启发学生讲述下文,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思考,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

  三、以饱含感情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是教师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它能十分有效地感染学生的情绪。因此,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充满感情色彩,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总之,教师如能以丰富的感情去领会教材,教学语言就会饱含感情,达到以情动情,师生共鸣的最佳状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以形式多样的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是一项积极主动的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直观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以良好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思想品德课教师除了传授真理,以真理的力量感染学生外,还可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即自身的思想、品行、情操、学识等影响学生,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信赖感,从而形成自觉自愿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效果。

  浅议中学生现状与思想品德课教学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议体育教学中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大大改善,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是,由于生活、学习、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压力过大问题日趋突出,并已逐步成为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维护...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让学生动起来 让政治课堂更加精彩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本身应该归属于学生,但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学生只能以客体的身份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无法调动起来,教学效率自然受影响。在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看、多说、多议、多...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艺术类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241-01 一、自我决定能力的基本含义 积极心理学并不过多的关注人的消极和病态心理(如创伤、自杀等问题),而是试图探究人们的健康源泉即人类的积极...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帮助医学生养成临床思维能力习惯 医学生形成正确临床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缓慢的累积的过程, 其中涉及的知识面和实践经验包括方方面面, 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与医学生本身所处的大环境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艺术类大学生情商教育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心理素质差,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认识不高,以自我为中心,自律意识淡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等现象,我们有必要加强情商教育。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关系到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责任,每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高职学生逃课问题与解决办法

    高职教育经过了大跃进的增长的10年,尤其是高职学校的数量成倍增加,以湖北省为例,在2000年不到10所正式设立的高职学院,到目前超过50所,在校学生成倍增加,高职教育对提升全体的公民的整体素质功不可没。随着社会的变革高职、人们思想观点的变化...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