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

sansa2025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标准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或促进者,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的过程,把学生看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那么,教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呢?

  一、转变教学思想观念,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确立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

  广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接收器,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际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充当“导演”,为学生布置他们感兴趣的“任务”,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聚精会神、主动参与、竭尽所能地为完成“任务”而主动积累、理解和实践。学生是有情感的独立个体,教师在任务活动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注意并及时利用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操练情况等反馈信息。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操练的机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3.师生配合完成“任务型语言教学”。

  在中学英语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交际性”原则,新课改推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特别是在任务活动的步骤中,应分别扮演好“强化记忆者”、“示范表演者”、“组织者”、“裁判员”和“记分员”等角色。

  比如在教学环节交替和学生进行任务活动时,如果教师的指令不够清晰,学生表现出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就应立即重述要求。在学生进行任务活动时,若有部分学生没事干或谈论与练习无关的内容,教师不应盲目采取批评的办法,而应分析该现象是否由于活动任务太简单或太难引起。太简单,教师应加快教学节奏,变化操练的角度,使学生形成新的兴奋点;太难时,应将内容分解、难点分散,逐个突破,以重新唤起学生兴趣。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造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学习兴趣和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的积极情感(动机、自尊、自信、愉快或喜悦等)可以决定课堂的气氛,而课堂气氛又影响学生情绪,学生的情绪则直接关系教学效果。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如果师生之间心里相容,感情真挚,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尊重,对教师的教学也更易接受。反之,则会使学生觉得紧张,甚至产生焦虑情绪,给学生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感。

  2.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才会形象生动,也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语言实际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设计灵活多样、不断创新的教学情景。

  英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引入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情景中,提高主体参与性。教师可以:

  (1)通过实物、多媒体课件、简笔画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2)运用语言描绘情景,运用动作演示情景。

  现在大家都认同学生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本人。教师的一切努力,只有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突出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而且要使自己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议体育教学中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大大改善,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是,由于生活、学习、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压力过大问题日趋突出,并已逐步成为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维护...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让学生动起来 让政治课堂更加精彩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本身应该归属于学生,但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学生只能以客体的身份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无法调动起来,教学效率自然受影响。在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看、多说、多议、多...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艺术类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241-01 一、自我决定能力的基本含义 积极心理学并不过多的关注人的消极和病态心理(如创伤、自杀等问题),而是试图探究人们的健康源泉即人类的积极...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帮助医学生养成临床思维能力习惯 医学生形成正确临床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缓慢的累积的过程, 其中涉及的知识面和实践经验包括方方面面, 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与医学生本身所处的大环境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艺术类大学生情商教育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心理素质差,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认识不高,以自我为中心,自律意识淡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等现象,我们有必要加强情商教育。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关系到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责任,每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高职学生逃课问题与解决办法

    高职教育经过了大跃进的增长的10年,尤其是高职学校的数量成倍增加,以湖北省为例,在2000年不到10所正式设立的高职学院,到目前超过50所,在校学生成倍增加,高职教育对提升全体的公民的整体素质功不可没。随着社会的变革高职、人们思想观点的变化...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