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淮安市直小学生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sansa2025

  淮安市直小学生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体育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传统课间操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已难以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加充分地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锻炼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课间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内容多、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练习强度适合于全体师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还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淮安市直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遵循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和要求,根据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研制而成。

  3.数理统计法: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运用Excel等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淮安市直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现状

  根据本文调查统计:每周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学生中,有4.79%的学生每周参加5次以上,位居第五位;有53.42%的学生每周参加5次,位居第一位;有21.92%的学生每周参加4次;有10.27%的学生每周参加3次;有6.16%的学生每周参加2次;有3.42%的小学生每周参加一次。淮安市直各个小学都有开展大课间活动且学生基本都参加活动,积极响应国家“阳光体育”的号召。

  (二)淮安市直小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现状

  根据本文调查统计:有49.32%的学生非常愿意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42.47%的学生愿意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3.42%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4.79%的学生对参加大课间活动持无所谓态度。淮安市直小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还需要对学生加强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根据本文调查统计:有33.56%的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动机是为了玩和游戏;有25.34%的学生是为了放松心情;有14.38%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达标考试;有 11.64% 的学生是为了强身健体,有 6.85% 的学生只是因为兴趣爱好;还有5.48% 的学生是为了娱乐交友。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动机有待加强和改善,需要形成较正确的体育锻炼价值观。

  (三)淮安市直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现状

  根据本文调查统计:广播操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内容,跑步是冬季课间操的主要项目。篮球、足球是小学生(尤其是男生)比较喜欢也是开展比较好的运动项目。排球、羽毛球、跳绳和游戏开展的比较多。还有的学校安排校园健美操活动。其中还看展了乒乓球和武术内容,只是开展的较少。部分学校在广播操后没有统一组织项目而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这就造成大课间活动时间没有充分利用,锻炼不足的情况。大课间活动内容比较单调,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较难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发展。

  (四)淮安市直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时间现状

  大课间时间是反映大课间活动开展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国家规定要求大课间的时间每天至少1小时。根据本文调查统计得出:大部分学生大课间活动时间都达到一小时以上,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半小时以下的。只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时间越来越少,可能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作业量多,学习时间紧,导致高年级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时间变少。大部分学生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是充足的,只是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各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比较普及,但是各个学校开展形式较单一、内容较单调,时间利用不充分,不能充分达到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

  2.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态度比较积极,但是参与动机不够积极且呈多元化特征。

  3.各学校由于教学理念、体育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家长态度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质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更好地发展。

  (二)建议

  1.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要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统筹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建设场馆设施,努力探索,总结经验,加强交流,贯彻阳光体育的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各学校应针对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合理地安排好大课间活动时间和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

  2.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项技能,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的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间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动机水平和激发运动兴趣。同时,家长也要积极的支持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健康的身体基础。

  淮安市直小学生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67-01 一、在题目解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题目解读的指导和训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养...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关于临沂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审美教育观的调查研究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美学与教育交叉和渗透的结果。美育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主要通过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改造自己,培育和完善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素质,本意指在心理学上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先天的特点,又指人们后天所...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民办高职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实证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1]。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价值观、教育观等因素的外部表现[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父...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英语交际能力与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交际能力的含义。早在1972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就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这一概念。在语言学界,交际能力并不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23-01 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课程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面临一些挑战。在当代的教学要求中,中低...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用自己的方法学习;还要鼓励他们,去主动地学习。其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要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