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sansa2025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用自己的方法学习;还要鼓励他们,去主动地学习。其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要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开发、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谓兴趣是指:愿意去接触、认识事物,而在其活动中,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倾向。只要有了兴趣,才能促进学生去做。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主动、积极。在愉快、紧张、主动努力下,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也会慢慢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由境引趣。在课文所讲的内容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体会进去,以此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时,我们对一些文章内容的分析,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些所写的内容、情境;或者通过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其中,这些具体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和描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二)由疑激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疑问时,根据情况,教师开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激情和兴趣。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在边读课文边想问题下进行,尤其,在“想”字,下工夫,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释疑问。只有学会抓住主要问题的方面,学生才会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去体会意境,在学生、学习情绪积极的情况下,就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大概意思,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在反复阅读课文、议论下,更容易激发起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在阅读课文时,学生要善于发现关键点,在中心、关键字眼上,下功夫,通过学生反复的琢磨,理解课文的内容才能达到更好。

  (三)由读生趣。通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读来激发学生感情,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在教学中,我往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读激发感情,通过感情领悟文意,还采用导语,来带动心情、思想;或者通过老师范读,来诱发学生的思想或者通过多读,来激发情感思想等方法,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被大大激发了,也能够很好地理解词、理解句、理解文,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树立信心

  学生是一个学习的主人,就让学生把“你讲我听”变成“你听我说”,我们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首先,提出具体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在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主动、自觉、积极、动脑、思考、看书。通过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字、词问题,或者阅读课外书,来补充一些书上没有的重要的知识。

  在课堂上,对于简单的,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即:每个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我们要创造条件,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

  三、学会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自己进入语文的知识的大门,读懂、领会文章的内容。这样,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提高了。

  对于学习方法,是一个学习的能力,而学习核心,是学习的一个因素,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再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反复练习,让学生去自学,通过运用方法,读懂短文意思,在课外阅读时,同学们能互相学习、讨论,通过长期、反复、练习,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形成了。

  在教学时,我可以设计、多种练习,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边做,根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抓人物的特点。我还引导学生,去归纳文章“写人”的特点,而抓住人物的特点的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写,这是抓人物的特点的一个好方法。

  对于有的课文,有相似的写作方法,我们就精讲其中一段,剩下段落由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从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课文,通过对重点“词、段落”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词句、段落”的理解,从而,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还会“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内容和中心思想等。

  四、自学习惯的培养

  往往好的习惯的形成,都需要长久、强化的训练。所以,对于语文园地内容的学习,我坚持引导学生去反复读,逐步养成学生读书的习惯。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慢慢培养学生,尤其自学的习惯。即: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还有“预习、复习、独立完成和检查”;看书、报和听广播、勤动笔。

  对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第一方面、“心到”即在集中注意力时,边读、边想。第二、“手到”即在读书时,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标记,或者作摘抄、做笔记等。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指导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第三、“口到”即学生勤动口,去读、去理解意思。第四、“心到”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用心理解。

  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关键点是抓住描写“我”的内心以及邱少云的外表的描写,在描写学习“我”的内心时,学生通过看图,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而理解了重点词、句,在议论基础上,回答了相关的问题,逐步体会到“我”当时的内心的焦急、矛盾、难受、痛苦。

  总而言之,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受到感染,通过人物的外表,学生会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坚持引导学生去反复练习,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按照各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促进学生的进步。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真实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39-01 平时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进行公开教学时,我们总会出现如此的埋怨:所教的学生怎么就不会去配合的呢?怎么个不会法,说白了,就是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本文就从阅读教学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概述,...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61-01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阅读兴趣,从课堂入手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