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311-01

  小学数学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的除教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就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即便学习成绩较好,在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上仍较差。这就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切实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数学这一学科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尤其是小学数学,其与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和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尤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首先,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看,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且学生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其次,目前教学应用的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性较小,需要教师进行生活化的转化,充实教材内容;最后,为实现学生未来知识吸收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也必要要求数学教学实现其生活化[1]。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采用灌输式数学教学方法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首要问题,即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教师基于教材内容进行一板一眼的教学,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完全没有学习的自主权,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数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难度较大,导致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为缺失,导致学生无法及时解决心中的疑问,学习效果大大削弱。

  2、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即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小学数学作为实际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能够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为其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系统构建打下坚实基础[2]。而实际情况是,教师一味跟着教材走,没有进行有效的备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生活实际脱节严重,不仅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最终应用于实际的知识也是极少部分,许多在应用过程中还会出现较多的误用情况。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促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为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首先确保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教师应首先基于教材内容进行课前的备课,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师可以生活的当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物体作引入,让学生列举实际生活中见到的此种物体,并对其进行简单描述。如正方体的粉笔盒、长方体的冰箱等,让学生有具象化概念,进而对其长宽高和面积等知识进行讲解[3]。

  2、实现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实现教学方法的生活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教学,教师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理解时间和表述方式的概念,进而掌握年月日的表达的时间计算[4]。教师可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后,结合课堂游戏进行教学,通过分组的形式,让每个小组进行组内游戏,如每个人讲出自己的生日,计算距生日有多少天,或用拳头来辨别月份大小。

  3、注重数学的生活化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即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实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切实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教师可让学生就生活中遇到的几何图形进行搜寻和辨认,发现更多的几何图形。同时,可列出某一生活实物的长宽等数据信息,如衣柜的相关信息,让学生计算物体的表面积、体积等,以解决生活中家具的摆放和陈列问题,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科目,其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教师必须要运用生活化教学,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生活化设计,才能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化、趣味化和通俗化,让学生对于理论化和抽象化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极大优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