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转型高校大学生人生意义调查研究

sansa2025

  转型高校大学生人生意义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77-02

  人生意义是积极心理的重要来源。人生意义体验是指个体目前所体验和知觉自己人生有意义的程度。人生意义寻找是指个体积极寻找人生目标的程度[1]。转型高校是指从传统学术型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变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既要达到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又要符合地方应用型教育的特殊要求。与普通高校相比,师资力量、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发展都在转变,故又称转型高校。转型高校大学生的人生意义如何,与性别、文化程度、职务、家庭类型是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开始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从转型高校随机抽取7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样本684份,有效回收率96.61%。其中年龄范围18~24岁,平均年龄20.40±1.29岁;其中,男性344人,女性340人;干部176,非干部504人;城市有164人,乡村有516人;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的有136人,非独生子女家庭的有548人。调查时间为2014年3月。

  (二)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转型高校大学生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文化、职务、城乡、专业与家庭类型等。采用人生意义问卷调查,问卷包括2个因子: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寻找。问卷采用Likert-7级计分,“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有点不同意,“4”不确定,“5”有点同意,“6”基本同意,“7”完全同意。问卷2因子α系数分别为0.85 和0.82,重测信度为0.705。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t检验。

  二、结果

  (一)性别、政治面貌转型高校大学生人生意义因子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转型高校男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p

  (二)职务、城乡转型高校大学生人生意义因子比较(见下页表2)

  由下页表2可知,转型高校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农村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人生意义寻找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p

  (三)家庭类型转型高校大学生人生意义因子比较(见下页表3)

  由下页表3可知,转型高校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

  三、讨论

  调查发现,从性别看,转型高校男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表明男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高于女大学生。这一结果与前人研究有一定差异。罗德明等人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人生意义在性别不存在显著差异[2]。这表明转型高校有其独特的状况,比如生源和普通高校不同,农村生源较多等。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男性更被重视,获得更多的关注,更积极乐观。

  从政治面貌看,是员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党员。这表明党员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较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党员的信仰明确,和国家导向一致,价值观和心态积极。

  从职务看,转型高校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这表明学生干部的心理幸福感较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干部更多地为学校服务,价值有更多的体现,心理更积极幸福。

  从城乡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人生意义寻找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这表明来自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较高。这一结果与罗德明的研究一致[2]。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从农村考上大学更不易,自身也能多地体验到幸福喜悦。

  从家庭类型看,转型高校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及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表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较高。这一结果与罗德明的研究一致[2]。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多子女中能上大学,父母亲友更多夸奖,自身也肯定自己的能力。

  转型高校大学生人生意义调查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对初中国际学生的理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25-02 在一次数学课上,一位韩国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现在学相似图形、概率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什么用啊?学这么多门功课又有什么用啊?等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体验”的对策研究

    新一轮高职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体验,这既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这种做法前人的研究是很少的,通过对“学生体验”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工作要以多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60-01 1.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文对很多小学生都是一个难题,他们不知道作文中可以写什么,怎样写,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的时间就急得是抓耳挠腮。写作文真的是很难吗,无可否认,有人觉得它简单,有人觉得它难。很多人一想到要写作文真的是脑袋都要大了,完全对写作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到...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083-1 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聚集地,输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国内一些心理、教育、卫生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网络通讯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软件、渠道的出现和普及,网络诈骗的类型也日益多样且隐藏极深。因此,许多大学生会因好奇或贪小便宜等心理陷入网络诈骗的漩涡,学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引导他们理性、安全地上网。...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