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sansa2025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知水平较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兴趣会让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老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需要老师的积极思考和对学生的引导与鼓励。

  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从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开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传统教学对小学语文兴趣培养的影响

  (一)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是以老师的讲课为中心,学生只管听和记老师的话,学生处于被动的一方,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观念而没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将课本中的难点用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听,导致了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长久下去,对未来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致命伤。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传承老师的思考。时代需要进步,需要创新,就必定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事物独到的见解。老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重心,老师负责引导学生,改正学生的不足,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优点。在课堂上老师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并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传统教学中学生师生的地位和关系.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权利的拥有者,而学生是服从者,这种师生关系就会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常常听说,学生会因为与哪个老师的关系不好而厌恶这门学科。所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地位是必要的,当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时,学生自然会乐于与老师交流,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学习兴趣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对知识有了渴望,学好语文就会更加简单。学好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的消化和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盲目的学习。

  (三)传统教学课堂气氛的紧张、沉闷.

  传统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因为学生的一些行为破坏了规则而对学生进行呵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没错,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要适当的,因为小学生的身心还不健全。这样容易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学生会对老师处处提防,他们无法感觉到和谐的气氛,也没有自由可言,学生会被周围的恐惧所笼罩,没有了自由发言的权利,没有了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沉闷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二、新时期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良好的导入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一个良好的课堂开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好的课堂开端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老师可以在讲课前,为学生们设置几个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可以设置悬念,也可以以表演的形式作为课堂的开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会后很大的提高。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有学问,老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菜园里》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在教室中放置一些蔬菜,这样新鲜的布置可以给学生们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有了兴趣自然会专心听讲,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学生能够真切的了解蔬菜,认识和辨别蔬菜,这样使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如同把学生带入到真正的菜园中。老师让学生们自由观察蔬菜,然后由学生总结各个蔬菜的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也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对知识的渴望。

  (三)多元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它的不足和长处,老师应该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改变学生缺点的同时,发扬学生的优点,使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提高自信。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多元评价学生是对学生优缺点的综合,不放弃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评价指标。学生有了自信心,自然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四)良好师生关系、因才施教.

  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不融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放松,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更好的理解、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性格是不同的。因此,老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材施教。这样老师才会将每个学生的长处发挥出来,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方法中,学习会更加轻松,自然会爱上学习。

  三、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需要老师的认真对待,当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创新意思,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会不断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运用医学生物学原理来指导医学专科生执业生涯的教学尝试

    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需要连续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医学类大专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力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类专科毕业生,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健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事专科生医学生物学教学十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怎样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通过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历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以外,还应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教学对学生进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与途径探索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30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这需要现代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要求公民要形成法治理念相对应的思维方式,而且也要求公众必须接受这种法治理念,然而法治教育是形成公民法治思维的前提条件。...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养成教学分析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还包括科学技术。除此之外,历史还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在分析历史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随着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就为历史问题的分析提...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