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美术教育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sansa2025

  美术教育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43-01

  高中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仅传递给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发展了学生的审美感觉、培养人的感觉力、使心灵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敞开,并拓展了人的意识等。

  一、运用美术活动的引导与宣泄作用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高考升学的重压下,高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单调乏味、过度紧张、压抑。长期处在这中压抑的氛围中,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中美术教育特殊的课程理念、目标、理念、教学方式对训练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运用其引导与宣泄作用,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比较简单易行,简单到一张纸一支笔或者仅仅是看展览、看画册都可以实现美术教育的功能。

  1.美术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美术活动对鉴赏者具有“情感引导作用”。如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譬如那些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鉴赏者情绪高涨、精神振奋;色彩轻快、淡雅的画面,能使人轻松愉悦。那些生动、优美的画面线条或绘画形象,能够深深地吸引人、感染人,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情绪被艺术作品感染,从而改善与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压力,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

  2.美术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美术活动对于参与者来说具有“情感宣泄作用”。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会明白一种现象,那就是我们经常会在情绪烦躁的时候无意识地拿起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一些杂乱的线条,或胡乱圈画一些宣泄的字眼、形象等等。这一行为具有明显的“宣泄作用”。“正确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有一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美术活动通过宣泄或外化人的情绪,达到人的身心协调的状态,这对处在升学压力下的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减压方式。

  二、运用美术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运用美术的独特性,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过创设情景,带领学生实地写生,通过和游戏、音乐、多媒体等的整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美术课堂的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艺术情趣,增强美感,更好地觉察和体会生括的美好,心理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例如,通过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通过优美的美术作品,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这些做法,不仅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

  三、运用美术活动灵活自由的特点,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美术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活动的安排应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顾及受教对象的个别能力、兴趣、适应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难,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

  自信心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自信心能帮助一个人逐渐建立人格魅力,拥有健康人生,走向成功。而美术活动是真正的自主活动,使学生不会受到挫折感的伤害。美术表现过程则是个人修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过程。因此,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学生可以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和谐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四、运用美术活动强化学生的意志力

  高中学生的意志力发展还处于不很完善,不很稳定的状态中,这就给美术教育中意志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美术教育可以从多种渠道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高中生意志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等。所以,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意志力强化。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确定从实际出发的奋斗目标。其次,利用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磨练意志品质。再次,在意志力培养中要注意个别差异。

  美术教育应结合自身灵活的教育方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丰富的教育内容,联系社会现实,在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去发现美、创造美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美术教育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智的启迪,而且还给人以善的引导。在高中阶段进行美术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减轻压力、获得乐趣、培养自信、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美术教育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