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基于校企一体化的高职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sansa2025

  基于校企一体化的高职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D26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途径。当前,高职院校提倡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教育从学校延伸拉长到企业和社会,让学生真正在企业、社会真实的“大炼炉”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有着长久的生命力。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现代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组织发展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不竭动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发展一方面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企业生产一线的现场情境中,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因学生离开学校相应产生了困难和盲点。只有充分意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难度和复杂性,积极建构与校企结合相适应的学生党建组织机构、体制机制,努力寻求党建宗旨与客观状况的融合之处,才能将学生党建工作纳入校企合作的范畴,开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一、投融资专业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现状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投融资专业下设金融管理与实务、投资与理财两个专业。学院经过多年探索,每个专业根据当前市场的需求,设置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不同形式,不同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安排都不尽相同。比如,金融管理与专业招收的是普高班,实行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学生大学前两年在学校进行理论技能学习,第三年全年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顶岗实习。而投资与理财专业采用“1+1(3+2W班)”“2+1(S三校生)”模式。

  几年来,我院学生的政治热情高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据统计,我院每年的新生有86%以上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基本实现了“一年级班班有党员、二年级班班有党小组、三年级班班有党支部”的目标。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投融资专业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工学结合下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困境

  1.学生在校时间短,党建工作程序断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都是3年,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安排学生6~8个月的时间到校外企业单位开展工学结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时间一般只有2年,党建发展工作就显得仓促,致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培养考察发展的工作难以得到保证。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在校期间培养一批学生党员,但当他们可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时候,又面临着要实习或毕业离校,党建工作的连续性难以保持,党建工作的程序断裂,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与本科院校相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思辨能力不强、价值取向不够稳定等问题,面对多元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有些学生容易迷失政治方向。 “2+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有很长的时间与社会正面接触,有些人会由此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失去政治鉴别力,理想信念部分缺失,价值取向很不确定。激烈的竞争使有些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有些人对人生未来感到迷茫,有些个人利己主义错误思想严重,思想状况表现极不稳定。

  3.学生实习流动大,跟踪管理难度加大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受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学生不在学校,沟通实效性差,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增多。二是管理方由学校为主变成以企业为主,而企业与学校管理模式存在本质不同,造成学校较难以传统的方式介入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受学生专业不同、实习岗位分散、实习区域的不同分布等原因的影响,学生顶岗实习分散在各个公司,地点遍布各地,学生流动性较强,学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跟踪管理教育就显得更加困难。

  4.管理体制不规范,党建队伍力量薄弱

  首先,针对当前“2+1”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高职院校在党员发展的管理体制、发展流程等方面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尤其在第三年体现出不适应实际情况的问题存在,缺乏“工学结合”党员发展的长效机制。其次是党建工作人员队伍力量薄弱。高职院校普遍实行院(系)二级制管理,院系党总支书记和党员辅导员一方面忙于校内学生管理日常事务的处理,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党的知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习生党员教育与管理不够。最后是部分高职党员发展流程不到位。因党员辅导员人手不够,有些学校党支部聘请专业党员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因专业教师还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党员发展的机制和流程把控不够到位,一定程度造成学生党员发展的管理机制不规范。

  三、“校企一体化”学生党建的提出与实践

  “校企一体化”学生党建是指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以不同专业为单元,以学校顶岗实习为载体,由毕业班学生党支部教师、入?h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历届学生党员骨干以及企业相关管理党员所组成的一种新型的党建组织,主要用于加强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管理。它是基于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毕业综合实践管理现状的思考下,是解决学生党建工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我院投融资专业学生党支部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在此情况之下,投融资学生党支部牵头,分别在宁波轿辰集团、浙江康达汽车信贷公司、浙江省建设银行等多家公司建立学生党支部分支部,支部成员由党支部书记及党员教师、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及企业中的历届学生党员骨干共同组成,一方面,在学生实习大半年期间,“无缝衔接”,开展各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等工作;另一方面,帮助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普通学生,促进“校企一体化”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延伸党建阵地,建设“校企一体化”学生党建组织建设举措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通过“校企一体化”学生党建组织的实践,力争做到“学生实习”和“党员发展”两不误,强化“校企一体化”学生党建工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生党建工作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同时,延伸扩展党建阵地,在实习单位、异地持续进行党员的培养、教育、考查、管理工作,使学生党建工作真正做到全程化,最终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1.继续实行导师制,加强师生思想交流

  实行导师制,是我院一贯执行的育人方式。专业党员教师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人际交往、心理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每个专业党员导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正常的实习指导,还承担着联络、指导、考查顶岗实习流动党员的职责。一方面,将党支部近期的文件精神、举办的相关活动及学习的文件精神传达给顶岗实习的流动党员;另一方面,将他们的思想、学习等相关情况反馈给学生党支部,以便党支部能更好地掌握情况,及时制定对策。

  2.校企携手互助,形成培养合力

  学校党组织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单位党组织深度合作,委托企业单位党组织对该校实习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相应的教育和考察。在此基础上,聘请合作企业单位的正式党员、企业政工干部、历届学生党员骨干、企业指导师傅等担任学生的企业培养人,在锻炼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党性素质的培养。学生党支部经常派送校内专业党员教师、学生支部辅导员走访学生实习企业和单位,找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交流思想,听取思想汇报,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宣?鞯车睦砺鄯秸胝?策;加强与企业党组织的沟通,积极发现在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以作为党组织培养和考察的对象。

  3.组建“互联网+”新媒体,体现党组织温暖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学生工作时间的不固定,学生在全省的各个区域流动性较大,由此构建一个由学校支部、临时党支部和企业导师三方参与和管理的“党员微信群”。该群主要用于学生党支部日常信息发布、党建党务的公开平台、政治理论学习平台、师生党员的交流平台。“党员微信群”的推出,一方面打破了学习时间、空间限制,搭建了学校、企业共同育人的平台;另一方面增强了思想教育的时效性、互动性、阵地性,方便党支部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顶岗实习后期,强化校外实践效果

  学生顶岗实习后期,要求相关学生提供由实习企业或单位出具的“学生党员培养考察登记表”。学生党支部专门安排党员辅导员与学生考察对象进行重点谈话,根据其在顶岗实习阶段各方面的表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努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对象也要在具体的校外课程综合实践中学会总结经验,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提升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党组织举办毕业生党员实习分享会、先进个人事迹访谈等活动,由毕业生党员中的优秀代表向在校学生作报告,分享成功经验,介绍实习中的体会和感悟,进一步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

  基于校企一体化的高职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