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基于教育视角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公共管理能力

sansa2025

  基于教育视角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公共管理能力

  1.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管理的主体可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也可以是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管理主体(或者管理者)基于公共利益,为社会或其他公共环境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传统意义的公共管理概念主体限于政府和组织,当代新公共管理打破传统的限制,倡导从主体的广泛意义上理解公共管理。基于此,一个高等学校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公共场所,其公共秩序的维护,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在校大学生都非常关注的事情,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领袖,其在公共管理事务中应该发挥代表性、示范性、全局性的作用。高校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一个群体,要善于在高校公共管理中发挥教育的作用,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维护公共秩序,实现公共利益势在必然。

  2.学生干部在高校公共管理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高校学生干部的现状

  学生管理队伍庞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干部是从学生中选择出的优秀者,并在学生会组织或者学生社团中担任职务或从事管理工作。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生干部队伍也不断壮大。

  学生管理队伍的特殊性为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了便利。一是学生干部都是学生中的优秀者,其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思维活跃,精力旺盛,与负责学校公共管理事务的老师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对学校公共管理的任务要求比较了解;且他们富有担当精神,原意为学校公共事务的发展做事情。二是学生干部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在学校公共管理事务中有利于发挥组织的作用。一般的高校中均有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两套学生干部体系,共青团组织体系包括:系(学院)团总支、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班级团支书等,学生组织体系包括:学生会主席、学生副主席、办公室、纪检部、宣传部、学习部、文艺部、生活部、体育部等部门。三是学生干部的双重身份,为参与学校公共管理提供了捷径。

  2.2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不强。现在的高校学生干部参与的管理工作大多集中在对学校和老师要求的下达,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而且管理内容多集中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较少从高校的公共利益出发而推进高校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大学生群体利益的实现。基于此,高校学生干部的公共参与意识不强,参与面过于狭窄。

  高校学生干部公共管理的服务面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人本价值趋势。大多数学生干部开展的管理工作都是将国家的需求、主管部门的需求、学校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需求,忽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服务。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主张人本管理,体现了管理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大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推进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体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这种人本管理和服务本位的管理理念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但在高校学生干部参与高校公共管理事务中,却鲜有体现。

  高校学生干部公共管理的任务不够科学。高校的一切管理活动,不论是高校的学生管理,还是教学管理都服务于一个中心,就是学生的成长成才。那么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的任务也要围绕这个中心,树立“学生本位”的理念,以实现学生根本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3.基于教育视角培养学生干部公共管理能力的对策

  3.1从高校角度

  高校作为学生干部的主管机关,担任了管理者的角色,要制定切实的学生干部管理规划,为逐步提高学生干部的公共管理能力,实现高校公共利益提供政策支持。

  明确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的本质,突出学生利益的中心地位。高校就相当于社会中的一个独立社区,作为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者在参与公共管理中,要体现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即大学生群体的公共利益,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这是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地,也是高校在制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中的基本理念。

  规定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干部本身就是学生,高校在制定学生干部培养规划时,既要突出对学生干部自身的培养,也要通过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服务于普通学生的成长成才。

  完善学生参与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管理行为。高校要制定切实的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制定保障,在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上提供制度支撑和合法性依据,一方面利于完善和规范学生干部管理活动的执行程序和配套机制;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学生干部参与管理活动不越位、不出格,保障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从另一个角度讲,高校要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对高校公共生活进行管理,促进管理渠道的科学畅通。比如,学生干部听证制度,畅通学生干部意见表达的渠道,促进决策科学;校长接待日制度,促进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符合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步调一致,提高管理效能。

  3.2从学生干部自身

  基于教育视角的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应该致力于如何通过学生干部的师范作用、带动作用,影响大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维护公共秩序,实现公共利益。因此,学生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才能在公共管理与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高公共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干部参与高校公共管理有利于了解并向大学生传递高校的政策与资源情况,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学生干部要提高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扩大公共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在高校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体现主体意识,促进高校民主化建设。

  增强服务意识。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应以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为根本目标,强化服务意识。首先,学生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维护高校公共生活,维护公共秩序,为高校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协调高校主管部门、系部、班级、学生等之间的关系,保证高校公共生活顺利运行,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高校学生干部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把工作植根于学生群体中,而且要比其他同学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

  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学校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学生干部参与公共管理的目的和归宿,但公共利益的实现受制于学生会干部自身的素质,当学生素质不高,参与能力不强,在实现公共利益方面成效不大。因此,高校学生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练好内功。既要把自己当成参与公共管理的领导者、参与者、推行者,又要强化学生的角色,不越位,不出格。

  基于教育视角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公共管理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