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对90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sansa2025

  对90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00-01

  一、90后大学生的特征分析

  1. 90后群体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的关爱和呵护更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所受到的禁锢也相对增多。同时,他们的被动独立和假设性成熟又导致其他心理压力过大,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应变能力不强,甚至因惧怕失败而走入极端。

  2.90后群体成长在社会转型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情感体验普遍呈现封闭式特点,同学们之间缺少必要沟通交流,明显体现为心理矛盾增加,心理压力增加,心理问题多发。在认识方面,他们善恶分明有时又善恶不分,他们敢爱敢恨,有时却无法真正的判断是非对错。

  3.家庭教育影响。大部分90后家长的自身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较高,对于教育问题他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碰撞,增加了学校教育与管理的难度。

  二、创新工作模式,努力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体谈话等方式认真耐心地研究90后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社会背景、教育经历等,科学地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对社会的认识,心理发展情况。针对他们不同特点,高校教育与管理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完善教育管理的制度,以人为本,引导和启发他们在学习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构建高效信息化管理

  2.1建立飞信,根据不同学生群体划分多个飞信群体(如某班学生群,班干群,学生会群等)。利用飞信群发通知方便快捷,同时节约了时间和节省了成本。

  2.2创立QQ群。以专业或班级创立QQ群,并在群里实行实名制,每人以“班级+姓名”格式命名,充分利用QQ群留言和群公告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和通知,利用QQ群上传各种奖助学评定材料,大学生医疗保险指南,各种学生事务服务流程、表格文档,规章制度,方便学生查阅下载。

  2.3以系、专业、班级或者各支部等为单位组建班级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突破了传统德育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利用微信不再是“面对面”而是“键对键”,学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大都可通过文字真实的传达出来。同时在搭建平台基础上开发校园APP,将教育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

  3.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大学生的各种突出心理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高校应该逐步完善相应的机制,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同时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化。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

  4.促进德育方式多样化,寓教育于实践

  4.1高校应当在课堂教育之外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让学生感受多元化的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知名度和责任感,定期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进行励志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等。利用已签约企业设立专项奖助学金的颁奖仪式上时贫困生和获奖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如:我院与福建省惠好四海医药连锁公司签订“惠好班”、与厦门鹭燕医药集团签订举办“鹭燕班”等“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与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举办“中药师承班”;分别与福建省省立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合作举办省立医院护理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肿瘤医院教学基地等“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模式。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健康成长。

  4.2在暑期社会实践以及课程见习过程中,老师可通过设立团队任务,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主义精神;与省市红十字会,社会福利院,绿家园志愿者等社会公益组织对接,让学生走进社会,切实为人民服务,把德育工作孕育在社会实践中。

  对90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与途径探索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30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这需要现代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要求公民要形成法治理念相对应的思维方式,而且也要求公众必须接受这种法治理念,然而法治教育是形成公民法治思维的前提条件。...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养成教学分析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还包括科学技术。除此之外,历史还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在分析历史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随着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就为历史问题的分析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初探

    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手段和方法很多,但其最终落脚点 还是要解决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最大程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那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有效的、可行的;假如不能解...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