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大学生体验式创业教育的探讨

sansa2025

  大学生体验式创业教育的探讨

  “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出的时代号召。李克强总理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教育和引导缺乏经验的大学生们去创业,全国各高校纷纷立足本土,结合自身优势,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然而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火热开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何在?怎样的创业教育方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什么是创业,广义上来说,创业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创办一家公司,而是创建新事业的过程。与此对应,创业教育也并非是简单地教你创办一个公司的技巧,而是通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大学生创业的能力。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更多强调的理论教学,学校和老师在创业教育中仍然处在中心位置。学生被动地接收创业知识,被动地接受创业培训,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非体验式的创业教育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创业教育价值的实现。

  一、非体验式的创业教育模式的缺陷

  1.不能适应学科特点

  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与生俱来具有社会实践性的学科。创业本身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绝不可能“闭门造车”,因此实践教育应该是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精力放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难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高校普遍在理论课之外设计了实践课程,但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也是十分有限,而且并非学生主动自行选择的,所以,很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创业人才。

  2.不能满足当在大学生的需求

  90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自我意识较强,追求个性,有创造力。同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90后大学生普遍比较功利,在专业或课程的选择上,惯用经济价值理论进行衡量。因此,对于枯燥的、缺乏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90后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也很难发挥创业教育的应有意义。

  3.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然而创业教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服务创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传统的非体验式的创业教育模式还具有很强的填鸭和灌输特点。这会让许多学生产生“被创业”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更不利于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创业教育价值的实现。

  综上所述,传统的非体验式的创业教育模式,让大学生的参与感不强,能动性不够。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很难发挥其创造能力,更难有创新创业的实践。以学校和老师为中心的创业教育模式,是不利于创业教育价值的实现,亟待改革。

  二、体验式的创业教育的依据和意义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1.体验式创业教育的理论依据

  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是基于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而设计的。给我们解决目前创业教育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的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因此,体验式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体验式创业教育的积极意义。

  传统非体验式的创业教育,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学生的学习主要为了应付考试和学分,所掌握的知识不能运用于实际。而体验式的创业教育,强调个体的知识源自于感官的经验,通过系统的情景设计,让学习者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学习。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促进他们在“做中学”。

  三、体验式创业教育的实际应用

  1.赋予大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赋予大学生在创业课程和培训项目的选择权。学校可以开设大量的创业课程和培训项目。在必修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创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这样就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除了选择的自主性之外,创业课程本身也需要进行改革。创业课程应当引进“理论+案例” 模式。将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 在案例讨论中的师生互动中强化学生对创业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创业教育中,对成功和失败的创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不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还锻炼了大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更有利于创业知识的掌握。

  2.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举办多种类型的创业大赛,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创业知识,走出创业实践的第一步。当前我国高校组织学生参加的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和创业竞赛是大学生实践创业的一个重要平台。同学们通过参加比赛,组建了团队,体验创业的准备、计划、融资、实施等全部过程。在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们为了完成任务,自发自觉地学习创业相关的知识,主动请教专业指导老师或创业导师,大学生创业学习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3. 搭建大学生仿真创业平台

  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仿真的体验平台。在校外建立创业实践基地,让大多数学生有机会在模拟训练中体验创办企业和经营企业的过程, 完成创业计划书, 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注册, 展开产品加工制造、市场营销、采购供应、财务管理等经营活动, 为将来现实市场环境中创立或管理企业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我们的大学生团队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去,让少数学生或团队有机会成为创业实践的先行者, 在市场真实体验创业过程, 积累创业经验, 并为创业实践教育发挥示范作用。

  4.助力大学生打响创业实战

  创业走到实战环节,大学生的体验式创业教育进入更高境界。在实战阶段,所有的体验都是最真实的,同时也是伴随着利益和风险的。倘若此时的创业体验失败,这个失败的经历将成为未来创业的最好的教育。倘若此时的创业体验成功,那么这将成为高校创业教育案例中的又一个鲜活成功案案例,能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其意义十分深远。传统的非体验式的创业教育,压抑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束缚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不出真正的创业人才。唯有进行创业教育改革,采用多层次,多阶段的体验式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调动创业者的能动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大学生体验式创业教育的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