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小学生音乐审美个性化差异形成的研究

sansa2025

  中小学生音乐审美个性化差异形成的研究

  一、中小学生音乐审美个性化差异的现象

  现象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欣赏。我们邀请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欣赏,欣赏前,并不告诉学生作品标题,只要求学生随音乐进行感受,想像描绘,为作品取名字。有的学生说“像傍晚的晚霞”;有的学生说 “波光粼粼的湖面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还有的学生说 “音乐略带忧伤”等等,高年级的描述更为生动,低年级则只能断续、简单的说一二句,为乐曲取名也各有特点。

  现象二: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欣赏。挑选同一年级音乐素养与鉴赏能力相近的学生欣赏音乐,结果表明很喜欢的学生占50%、一般的占30%、不喜欢的占20%,当让学生说明自己原因时,很喜欢的学生则表示:“旋律的优美,让自己有了很多遐想”……;无兴趣学生则认为,音乐的舒缓让人缺少激情,无法吸引到自己的注意力……。

  现象三:同一人在不同时期欣赏。初一某一位女学生在第一次欣赏乐曲时,选择了蓝色,表示自己体验音乐的情感色彩,而下次课堂上再次欣赏时,却选择了白色。问其原因,她说道:“第一次聆听,觉得乐曲很好听,所以选择了蓝色。第二次聆听,觉得乐曲舒缓的旋律中带有淡淡的悲伤,所以选择了白色”。

  二、导致音乐审美个性化差异形成的因素

  (一)音乐本身的特殊性

  什么是音乐?不少学者为其探讨定义,有人说“它是声音的艺术”,有人说“它是流动的艺术”,不管如何,音乐是以音响为物质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音乐同其他艺术相比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本文只讲“不确定性”与“情感性”。

  音乐的不确定性。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其物质材料就是声音,而这种声音由高低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便构成了音乐。音乐的音响材料是非语义和非造型性,具有抽象模糊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原因一,音乐与情感的运动状态成同构关系,都是一种时间运动的形式。原因二,音乐以其强烈的刺激形式与情感构成直接的呼应关系,联想因素以及理解因素不必明显的介入其中,就可以迅疾的波动心弦,所以音乐是最快、最直接调动人们情感的艺术。

  (二)音乐审美过程的特点

  音乐的音响只是一种客观的形式,如果没有审美主体去接受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如此,音乐审美是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即把音乐的音响转化为人的审美过程。由于音乐的特性,音乐审美过程也有自身的特点,音乐审美的功能是审美主体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这种审美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必须通过感知、情感体验、想象和联想等活动才能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涵,正是由于音乐审美需要人内心活动的积极参与,才使得主体审美体验成个性化趋向。

  三、导致音乐审美个性化差异形成的因素

  (一)年龄差异

  根据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特征,年龄的差异与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积累等有关。其一,不同年龄的学生其审美趣味也不同。审美音乐学研究表明:7-9岁的儿童评判作品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作品于事物是否相像,纯真、快乐的天性自发地产生了音乐审美态度。9-13岁的少年开始进入审美萌芽期,他们不再受到写实标准的束缚,已不满足于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等音乐作品。其二,不同年?g的学生其审美经验也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审美经验丰富程度和审美能力明显高于小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把握、音乐情态结构反应也要敏锐、迅速得多。

  (二)性别差异

  性别的差异既体现在音乐审美方式的差别也表现在兴趣上的不同。在武伦汀的音程实验中,发现男生在音程判断上,客观型、性格型居多,女生则是主观型、和非音乐的联想较常见。这当然与男生的感知觉综合能力与抽象思维较强,女生的形象思维丰富,联想能力强有关。总之,男生在音乐审美中想象力较丰富,视觉联想能力较强,对音乐的意蕴的领悟,把握能力较好。女性则对形态的把握较快,对情态结构的体验丰富细腻,多喜欢柔美、精巧、均衡的作品。

  (三)审美差异

  其一,音乐感知能力差异。音乐的感知觉是音乐审美能力最基本的因素,分为感觉和知觉。即便是同一年龄层次非音乐特长生之间也存在音乐感知能力的差异,因为它与学生注意、记忆、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知识和经验,受人的各种心理特点的制约。

  其二,音乐想象能力差异。音乐审美是离不开想像的,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过程也实际上是一个有意想象的过程,而心理学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由于先天遗传禀赋的不同以及后天培养的差异。学生们的再造想象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只有赋予音乐想象力的听众才是真正的音乐欣赏者。

  四、音乐审美个性化差异引发的教学思考

  (一)把握学生感悟音乐的深度

  教师选择的音乐作品应符合学生的审美能力,乐曲难度过大,学生是没有办法感悟音乐的。在曲目选择上,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音乐认知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又能“听懂”的音乐进行欣赏。

  (二)调整学生音乐的想象空间

  音乐审美离不开想象,音乐想象是由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所引起而构成新意象的心理活动。教师要把握好给予学生音乐形象的“空间度”,这不仅体现在留给学生足够想象的时间,还体现给予学生想象的范围。如内涵和外延的关系,音乐中规定性与具体而繁多,其想象的范围就小,音乐的定性与概括越简约,其想象范围就愈大。在指导学生聆听想象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来选择。

  中小学生音乐审美个性化差异形成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教师与高中学生沟通的技巧

    在心理学中,“沟通”被视为一种影响过程──作为发信者的个人使受信者的他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刺激(通常是语言符号)得以传递的过程。这里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把“沟通”定义为作为发信者的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情报,以便对受信者的他人或团体的行为产生某种影...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式自主学习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庭,他们普遍存在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问题,团结协作无从谈起。但从古往今来国内国外,许多现实的事例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没有一种团结协作的作风,这个团队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党的思政教育史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一、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是党在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映,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立足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发展的合理借鉴中形成、发展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探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方式进行高中英语教学。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烟台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模式

    1 问题提出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职能就是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烟台市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同时也在山东省蓝黄经济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烟台经济转型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尊重学生人权的必要性

    1. 人权的基本内涵 人权是指“人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国家中所应当享受并得到充分保障与实现的各种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权作了两方面的明确规定: 第一、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