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在校医学生对遗体捐献看法的调查

sansa2025

  在校医学生对遗体捐献看法的调查

  遗体捐献是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标本的主要来源,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目前国内广大医科教学用尸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的进行。[1]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疗活动的工作者,也是医学知识的传播者,他们对器官移植及器官(遗体)捐献的认知状况、所持态度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器官捐献立法及器官捐献工作的进程,因此笔者于2012、12-2013、2对莆田医学院的在校生进行遗体捐献的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调查资料

  1.1调查对象

  对莆田学院医学院的在校专科生和本科生共40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专业包括护理、药学、助产和影像。剔除无效问卷有19份,有效问卷总共有份381

  1.2调查方法

  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1.3调查内容

  从伦理道德、心理、公平等角度,调查在校医学生对遗体捐献的看法

  1.4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对数据进行审核,利用excel统计处理。

  2.结果分析

  2.1对于遗体捐献,赞成的有275人次,反对的仅106人次。大多数医学生赞成遗体捐献,大多数医学生从伦理道德角度认知,然后依次是心理、公平的角度。②从伦理道德角度认知的医学生赞成的占多数;从心理角度认知的所有医学生均持否定观点;从公平与其他角度进行认知的医学生持否定观点的也更多。详见表1.

  表1在校医学生对遗体捐献的态度及认知情况大类目态度小类目伦理道德

  (280)赞成(224)救助他人;贡献社会;体现死者价值;展现高尚品质与道德修养;积善行德;不赞成(56)违背传统伦理道德;有违精神需求心理(70)赞成(53)延续死者生命,相当于死者重生不赞成(27)费用、代价、风险大,极可能被遭踏而不是真用途公平(31)赞成对死者无伤害;家属获利其他(63)赞成(40)死者生前同意;家属同意;不赞成(23)造成不良社会后果;自然死亡不捐2.2调查结果表明,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救助他人,贡献社会,体现死者价值,展现高尚品质与道德修养,积善行德等肯定的观点占主导位置,但是这又与伦理道德,精神需求发生矛盾。

  2.3本校的医学生伦理道德意识强,思想道德水平较高. 本调查显示,对于遗体捐献,75%的医学生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了认知,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它是一种求助他人、贡献社会的 高尚举动,能够展现高尚品质与道德修养,是一种积善行德的行为。这表明我校医学生伦理道德意识较强,思想道德水平较高。

  2.4部分医学生存在的传统伦理道德阻碍了其对遗体捐献的接受 器官移植,遗体捐献就像一把双刃剑,英国学者兰姆说过“器官移植的历史,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 成就史,另一方面也是一部道德冷峻的 道德思考史”。[2]由于居民忌讳谈论生死问题,忌讳生前谈论身后事的观念。尸体解剖被视为不礼、不孝、不仁义,是对亡灵的亵渎。因此即使有人想自愿捐献遗体,其子女、家属、亲友也不一定同意。

  生命科学技术是对人自然生命状态的一种巨大改变,其在医学实践领域的 运用带来的 一系列伦理难题,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人的 本质、尊严、权利、与价值,需要人们重新认识与思考生命伦理、社会伦理与道德,在具备将科技与人类社会纵横联系的 洞察力与睿智深远的关于人类根本利益的总体认识和思考下,全面、理智地分析其利弊,建立起一系列相应的社会调适机制。[3]。对于遗体捐献这一医疗技术不能因其与传统伦理道德与心理认知发生冲突而压制它,也不能不顾传统道德与人们的心理而过于急进。我们既要用伦理道德规范科技的发展,照顾人民的心理感受,又要提高人们的 思想道德水平,渐渐改变落后的伦理道德规范,使遗体捐献事业真正造福于全人类。(作者单位:莆田学院护理学院)

  在校医学生对遗体捐献看法的调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