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sansa2025

  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综述

  早在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在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迅速在国内蔚然成风,成为了我国当前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所谓“互联网+”的含义,通俗来讲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将传统行业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形态的一种战略。“互联网+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将二者进行深度的整合,开展跨界融合,利用互联网信息革命的创新理念和手段,重塑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创新驱动和发展生态。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逐渐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着相关的探索,各种“互联网+”的项目和企业也不断涌现,因此,社会对“互联网+”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是日渐旺盛。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依然巨大的不利形势,国家层面也在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而出现了很多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的事例,有的甚至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国务院也在2015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在建立健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走向成功。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来已久,早在1989年我国就已经正是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但是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靠政府层面的推动,大多数都停留在表面,没有被有效地深入到实践中去,因此之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并不好,相关的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并不是很强,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现实作用。

  现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通过创业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其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和短期性,并没有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和教育体系来抓。

  二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依然是沿用了传统教育“大而全”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很难产生有针对性的作用。

  三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都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不够。

  四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条件较差。在很多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边缘化了,对相关的投入也变得有限,虽然有条件的高校都建成了“科技园”、“创业园”,但是这些场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贡献却并不突出,很多都只是落到了名义上。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首先,要深入领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在“互联网+”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内涵,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客观评价和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采用教师引进和内部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合理选择和编排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比赛、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并且积极普及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互联网+”的概念教育,让大学生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熏陶下开展更加有效的创新创业。

  最后,要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手段。一方面,高校要建成信息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让大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平台对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讲座等学习资源进行便捷的使用,并且方便地获取社会实际中的创新创业案例,与同学、教师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加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软实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建设实训基地,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去,从而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给大学生创造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和空间,实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