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微探

sansa2025

  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微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走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路子,创设生活化情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之中,实现英语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对接,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从而吸引和组织他们踊跃参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情景要体现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他们乐于学习,乐于探索,学习能力便会得到很大提高。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情景要突出主体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此,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性格等生理、心理特点、发展水平以及英语知识技能和基础等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生活化情景应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习自主性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3.情景要注重交际性

  任何交际的发生总处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此时此刻讲话者所处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本人的身份都制约其说话的内容、语气等。日常交际中往往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如“Can you tell me the time?”可能是向别人询问时间的一个请求,也可能是对他人迟到的一种责备。因此英语教学中情景的创设要为交际服务,贴近生活,便于学生学用结合。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的几种策略

  1.创设真实场景,还原生活片断

  英语教材本身的鲜明特点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学生生活积累相对孤立,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尽量多联系实际,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充分参与,有效感知,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受感染,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应尽可能还原生活片断,再现语言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学生既能感受到英语课堂的丰富多彩,又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无限蕴涵。

  2.利用现代化手段,模拟生活场景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新鲜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优势,能为学生提供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效果等多样性的外部感官刺激。这种刺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有趣的场景、动态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激烈的比赛无不会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样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3.进行多维整合,感受多元文化

  英语具有工具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获得一些人文思想及域外风土人情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收集信息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并将这些信息反馈输出。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我国绚丽多彩的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发展语言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通过积极创设生活化情景,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投入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微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运用医学生物学原理来指导医学专科生执业生涯的教学尝试

    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需要连续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医学类大专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力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类专科毕业生,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健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事专科生医学生物学教学十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怎样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通过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历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以外,还应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教学对学生进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与途径探索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30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这需要现代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要求公民要形成法治理念相对应的思维方式,而且也要求公众必须接受这种法治理念,然而法治教育是形成公民法治思维的前提条件。...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养成教学分析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还包括科学技术。除此之外,历史还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在分析历史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随着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就为历史问题的分析提...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