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创设最佳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世界

sansa2025

  创设最佳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世界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负有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调查问卷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效成正比。实践证明:最佳问题情景就象一部好的电影或小说的开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创设最佳问题情景,将学生轻松愉快的引进数学世界。

  一、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讲授实数的时候,我创设了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存在整数和分数,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什么数了,他的学生--希伯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当时不被人们所认知的一种新数。 猜一猜:老师与学生的争论,谁的说法正确呢? 除了有理数之外,是否还有一种新的数?

  带着这种猜想,同学们满怀期待地听课。

  最后的结果是学生希伯斯却断言是正确的。即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既不是一个整数,也不是一个分数,而是一个不被人们所认知的数。希伯斯的发现,推翻了毕达哥拉斯的论断,动摇了这个学派的基础,为了维护学派的威信,他们严密封锁希伯斯的发现,毕达哥拉斯的忠实门徒残忍地将希伯斯扔进地中海里淹死了。 希伯斯因为一种新的“数”而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然而真理是淹没不了的,毕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人们逐渐的认识到这类数,为了纪念希伯斯这个为真理而现身的可敬学者,就把这种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称为“无理数”.

  这也告诉同学们要敬畏真理,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带着悬念走进数学世界。

  二、利用名人效应创设问题情景

  姚明和刘翔是学生们眼中的爱国体育明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名人去创设问题情景,再现体育明星们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画面,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先放一段NBA中火箭队对小牛队的比赛视频,画面中姚明高超的过人技术,精准的投篮,精彩的盖帽,令同学们赞叹不已。看到学生们激动万分,我不失时机的抛出问题: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火箭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火箭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你能给姚明算出来吗?

  又如在学习正比例函数时,我放了刘翔在瑞士洛桑的田径大奖赛110米栏的决赛的视频,再现飞人刘翔以矫健飞速的步伐勇夺冠军为国争光的画面。并提出问题:06年7月12日,刘翔在瑞士洛桑的田径大奖赛110米栏的决赛中,以12.88秒的成绩打破了尘封13年的世界纪录,为我们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在这次决赛中刘翔平均每秒约跑8.54米.假定刘翔在这次110米栏决赛中平均速度是8.54米/秒,那么他奔跑的路程y(单位:米)与奔跑时间x(单位:秒)之间有什么关系?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我在播放视频的时候,同学们聚精会神的的看着画面,画面中的情节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诱导力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带着对名人的崇拜走进数学世界。

  三、利用熟悉的事例创设问题情景

  我在讲授三角形的中线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了一个问题:王大爷有一块土地,现在要将它们平均分给两个儿子,可是土地呈三角形,为此,他一筹莫展,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因为这种例子特别接近我们的生活,所以同学们看了后交头接耳,很期待结果,所以特别认真听课。学习三角形的中线后,同学们知道通过画中线可以将任何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平分了,纷纷说回去可以帮爸爸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特别喜欢学习数学了。

  四、利用规律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有规律的问题,根据问题的变化特征或图形的特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探究学习,充分运用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大胆猜想,探究出问题的规律。

  我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提出问题:用火柴棒按下图搭成三角形

  照这样搭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多少根火柴棒?找出三角形的个数与火柴棒根数的关系。

  学生很踊跃的按要求搭出三角形,通过仔细观察所搭成的每个图形,同学们很快发现:除第一个三角形需三根火柴棒之外,以后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多两根火柴棒,由次得出搭n个三角形所需的火柴棒为(2n+1)根。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探索出规律进而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挖掘丰富的材料创设情景,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世界。

  创设最佳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世界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干部主要由学生中的优秀者和先进者担任,和普通学生相比,这类学生更具有奉献精神,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强,因此,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学生干部都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英语级考的现状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开始启动了“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但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背景。大学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主力军,之前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偏低,麦克思研究院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得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2%,2013年的2.3%...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多媒体教学在民族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34-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类(如植物保护、园艺、森林培育、生物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被认为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低,倾听能力也不成熟,在当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倾听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主动倾听的能力、倾听习惯差,并且欠缺批判倾听能力,这些都阻碍着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1 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生源情况复杂,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基础相对牢固。但是由于在高中应试阶段,教师在课堂中更加注重语法、阅读、听力及写作的练习,忽略了口语方面的教学。中职和技校的毕业生基础则十分薄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