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梦”精神源泉

sansa20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梦”精神源泉

  高校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始终是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高校工作的重点,也是高校在这项工作上大力提倡创新与发展的新亮点。尤其是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高校党委坚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思思意识形态,切实把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使大学生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的信心。

  一、在高校党委的引领下寻求圆梦的精神动力

  1.中国崛起与“中国梦”。中国梦”深刻道出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中国梦”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中国梦”是最大限度为实现中国崛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的时局,高校党建工作要围绕高校的青年学生要去如何实现“中国梦”和自己心中的“中国梦”为主题,必须要有能够符合时代发展正确的奋斗方向,这个正确的奋斗方向则必须要求要有引领高校青年学生前进的正能量发挥带头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则必然会引领高校青年学生朝着时代发展正确前进方向奋斗。因此,高校青年学生必须依靠高校党委的领导把拥护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实现“中国梦”寻求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为自己心中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把自己的个人追求与国家繁荣富强结合起来。

  实现“中国梦”的路并不是仅仅依靠青年学生一腔热血就可以实现的。青年学生只有在高校党委的引领下,才能更为有效的寻求到新的时代努力的方向,才能寻求到实现富强的“中国梦”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的源泉。中华民族精神、红军精神、改革开放的锐意进取精神等便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无穷动力的精神源泉。所以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红军精神、改革开放锐意进取的精神等,运用新时代通先进的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当代高校的青年学生,从而为他们圆梦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动力,以便他们满怀信心的为实现中华腾飞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建立互动机制

  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选择特定历史下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进行课堂上、乃至新媒体上、心理上及实习中的双向平等交流和情感互动过程。学习的课堂上的互动。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于课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现实中课堂主导作用,上好当代大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等弘扬主旋律的课程。新的数字化媒体下的互动。由于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的生活方式、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及其活跃,但人是新媒体技术下的的主体,新媒体技术广泛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快捷、普及率极高的特点、新数字媒体党建工作要总结新经验把握时代特点,互动交流,是各级党委组织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不断加强与广大大学生的心理互动了解心理动态变化。

  三、高校党建工作要与与当代人才战略相结合培养时代要求的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要求,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主要加强人才的锐意创新的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新时代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所在,高校具有人才高地的战略优势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多出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发展的突出历史任务。只有创新才能明确时代发展的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积蓄力量。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随着当代世界形势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发展,相信新时代的高校党的建设能够根据时代的变迁,发,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发挥新的历史性的作用,为高校的稳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阵地,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力量,能够为“中国梦”不断积蓄民族力量,让党的思想在高校青年学生中蓬勃发展,为中华和平崛起作出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梦”精神源泉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问卷报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3.090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Surve...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各高校,它主要是以“两课”形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校还会组织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作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手段,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现代大学生以“90”后...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研究??

    所谓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意识,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些目标的渴望和需求。这种欲望推动人一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地活动并且保持一定的持续性。需要被人体会地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持久和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有所研究。在刘达临1985年的著作《思想政治工作于心理学》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概念、要素、优化途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基本...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心理疏导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198-02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和...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