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17-01

  实施高中物理课堂新课导入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将物理当成外语教"的教授方法,也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实施课堂新课导入教学,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领略物理在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

  1.职业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重要性

  1.1 引起学习者注意。注意力的集中不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这里涉及到引起注意和保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引起注意是要给学习者施加足够的刺激;而保持注意则是一件更为困难的事,因为这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寻求一种对学习者恰当的刺激,它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在新课改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课上师生的角色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

  1.2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表现,激发学习兴趣容易引发学习动机。兴趣的形成富有情感特点,尤其是新颖的刺激和愉快的体验更能激发兴趣。如教师在讲授"内能"一节课的开始,发给每个学生一小段铁丝,学生正在猜测中,教师发问:"你用什么办法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呢?看谁的办法多。"新颖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思考,纷纷动手,有的用手焐,有的在阳光下晒,有的在地上磨,有的反复弯曲……。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心情愉悦,获得了良好的感情体验[2]。

  2.职业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相关问题

  教学中运用导入技能的基本任务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为产生教学过程的动力创造条件。

  (1)学习需要与学习动机。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它是学习者追求学业成就的倾向,表现为学习的愿望和意向。学习需要主要由认知需要、交往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三种因素构成。认知需要是一种要求知道和理解事物,要求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认知需要直接指向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本身,并以获得知识为满足。实验表明,人有接受刺激的需要,任何一种新知识,如果能使主体感到和他原有的知识不协调,就是一种刺激,主体就会产生趋向这种刺激的意向。认知需要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学习需要。

  交往需要指的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个体希望获得长者或同学的接纳和赞许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本身,而是把学习作为获得接纳和赞许的手段。

  自我提高的需要指由学业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和交往需要一样,自我提高的需要也不直接指向知识本身,而是指向获得地位和自尊,并指向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地位。

  (2)学习动机的动态过程。以上是学习需要的静态分析。现代教学论则说明了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动态作用形式。

  3.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1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结构的基础科学。从科学方法上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推理科学。推动物理学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的主观认识与自然界客观物质世界的矛盾。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的感性材料表现为不丰富、片面,甚至是错误。由于物理学概念和规律的深刻,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的概念还很不成熟,表现出肤浅、狭隘,知识结构不完善、不牢固。因此,物理教师在导入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基本方式是:(1)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的物理现象,并且引导学生追究现象的原因;(2)帮助学生提取和整理原有的知识结构,并且提出新的概念与旧的知识结构的不协调甚至是矛盾;(3)提出新的问题与旧的处理方法的矛盾,即旧方法处理不了新问题而产生的困难。

  导入部分主要以教师创设情境为主,可以通过实验、故事、插图、科技报摘、多媒体等方式引入本堂教学相关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趁机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讨论,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被激发出来,从而引入本节的新课教学部分。一是教师的演示、讲解,二是学生的观察、设计并操作。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堂实验课型相对不多,主要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教师应多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设计、探究的能力。

  3.2 注重以生动的实验和新颖的刺激导入来吸引学生。在新知识导入时力求新颖,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用生活实例、复习旧知等方式导入新课;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以生动的实验和新颖的刺激来吸引学生。但是,如果只停留在引起学生关注和好奇的水平上,仍然不能形成学习动机[4]。表面刺激引起的好奇不能驱动个体克服学习困难,会很快表现出心理上的"逃逸"。这是因为新颖生动的刺激只是呈现出学习情境,还没有形成学生个体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需要将学生的旧的知识结构与新的学习情境相互作用,学生感到了不协调才能形成。所以,教师在展示了新颖生动的材料,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之后,要不失时机地用问题挑明矛盾,使学生感到问题确实存在,同时明确了学习方向,形成了学习动机。这种内部动力才能使学生克服困难取得学习成果。

  3.3 重视物理与生活经验联系的渗透。在教学观念上,偏重物理知识的系统传授而轻视或忽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又如,教师会很详细地介绍各种类型的计算――物理式的计算、物理公式的计算、力学的计算等等,会详细地指导研究解题的规范、步骤与思路方法等,但却很少让学生意识到或理解到这些计算到底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现实任务。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物理知识的加深与拓宽,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和巩固一些偏难偏深的概念和原理,但对这一些概念和原理的得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重视不够。如教师会很详细地剖析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甚至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但却不曾告诉过学生原子的改变、原子内部结构的变化将给人类带来什么。

  4.结论

  总之,职业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的一类教学行为,只有正确的新课导入,才能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的开始,会对后面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激情有所帮助。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