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sansa2025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概念辨析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数学课变成学生乐意接受和主动学习的生活教学过程,把课堂变成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小社会,数学生活化教学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数学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是指将知识技能目标生活化,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将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具体需要相联系。

  (3)教学手段的生活化。教学手段生活化是指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实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和教师教学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促进教学内容的日趋合理化,强调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上课情绪不高,上课模式传统且无创新等现象普遍存在。数学知识是偏理论化的知识,如果仅靠教师单纯讲解数学知识,那么数学课便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将数学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将生活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能够加强数学课堂的生命力、鲜活性、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3)由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所决定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个阶段的儿童求知欲强,但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枯燥和无趣的知识学习积极性低,抽象思维较少,对直观的、生动的学习材料和知识富有兴趣。因此,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要将小学数学生活化,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注意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过程体味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反作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结合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困难的,学习数学知识对部分小学生来说甚至是场“噩梦”。因此,教师要注意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中基础的素材来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在生活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增强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利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

  (3)理论回归实际,增强运用能力。教师要时刻谨记只让学生了解、掌握数学知识是完全不够的,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具体生活情景相结合,会大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深化数学知识,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例如,在进行“认识正方形”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的物品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生活中的正方形物品,并阐述自己对正方形的认识,再由教师判断学生所找到的物品是不是正方形,最后总结学生对正方形的具体认识。这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现实生活寻找数学原型的做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懂得数学所蕴含的生活能力,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乐趣。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之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30-01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学好数学尤为重要,数学来源...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