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在任务型翻译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sansa2025

  在任务型翻译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46-01

  黄源深提出我国外语专业的“思辨缺席症”问题,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国内其他学者也开始了思辨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文秋芳的层级结构思辨能力模型,这一模型中思辨能力分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层级模型的认知技能包括三项核心技能:分析技能、推理技能与评价技能。由此可见,思辨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是分析、判断、推理、批判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要素。

  1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设置一般都是“英语+专业”模式。课程结构就是为既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又让学生增加诸如国际贸易、旅游、经济管理专业方向的知识,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在教学中各门课程更多地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少对学生进行培养思辨能力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2 在任务型翻译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2.1 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把交际课堂任务在课堂中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的准备阶段、任务执行阶段和语言焦点阶段。在任务型课堂中的三个环节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传统的翻译课堂更为有效。在任务准备环节锻炼学生的元翻译思辨能力,而其他两个环节则是培养学生的翻译思辨能力,三个环节相辅相成,能够极大促进学生翻译思辨能力的发展。

  2.2 在任务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操作策略

  (1)任务准备环节。

  任务准备环节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准备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做好课堂所需要的翻译材料、涉及到相关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及为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翻译情境方面的准备工作。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执行翻译任务,由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每个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都有明确分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任务分配形式可以采取各组完成同一任务,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翻译任务既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要求课后完成,在课堂上直接进行任务实施环节中的代表汇报和相互评价环节。

  教师在准备翻译任务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层次和社会需要,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任务包括:单句翻译、篇章翻译、译文对比评价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翻译思辨能力,任务要具有实战性、难度要适中。教师选择的翻译材料以篇章翻译为主,单句为辅,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语篇翻译意识。教师还要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传统和句法表达层面的异同之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能够进行语法分析和逻辑分析能力。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在任务选择上应淡化文学作品方面的翻译,优先选择那些确实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与生活、时代、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有关经济、法律、科技、旅游等文本的翻译材料,以便学生更好地建立起完成翻译任务所需的必要情境,锻炼学生的翻译实战能力。

  (2)任务实施环节。

  该环节主要由执行任务,准备报告和代表汇报三部分组成。任务实施环节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原则,学生由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获得和积累翻译理论和技巧,而不是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形式。学习小组内部每个同学先各自完成任务,然后向小组陈述自己翻译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探究,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是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互动环节,主要训练学生对译文的分析、阐释、推理、评价等技能维度的思辨能力。

  教师在此环节起到监督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当中。教师在这一环节到各组巡视,关注学生的翻译进程,检查各组对任务完成的情况,必要时教师要在方法上给与指导,但对语篇中个别词语的翻译不进行指导。当各组均按照指定时间完成任务时,要求各组选派代表汇报翻译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听汇报时教师要对每个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好记录,以便能够做出准确、完整的评价。在这一阶段教师鼓励学生互动,在质疑和反驳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表现好、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教师要给与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语言焦点环节。

  在语言焦点环节,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出总结,并进行语言分析,同时安排学生通过书面或口头文本与练习。此环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是巩固学生翻译理论水平和翻译技巧、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各组代表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果,教师并鼓励其他组学生逐个进行评价,重点要分析译文语篇与原语篇在语境方面顺应性、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以及翻译技巧的运用等,最重要的要指出其译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这一过程能提高学生对译文的鉴别、赏析及反思能力,是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总结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探寻翻译规律,并为学生布置相关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翻译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培养是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是思辨培养的有效手段。将思辨能力的各个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做中学”,不断培养对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不同语言文化感知力和译文的评价能力,从而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任务型翻译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校大学生对于O2O教学模式的反馈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O2O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O2O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所以很多教师不是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角...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现实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注意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如果缺乏观察能力,只是一味地靠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29-02 在社会主义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学生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