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议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sansa2025

  浅议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国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已经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上升到国家战略主题的高度,可见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中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特别是一些国外文化冲击,给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部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他们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对别人、对自己都没有足够的责任担当能力。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有55%左右的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可以说,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当前中学生发展中面临的严重问题。

  二、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

  在我国,部分家庭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些家长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做,片面地认为学习高于一切。更有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父母对孩子的这些溺爱,会使得孩子一味索取,不懂回报,毫无社会责任感。

  2.社会生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一些消极思想出现,特别是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这些思想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使得中学生过于自私,过分强调自我,抛弃社会责任。

  3.学校教育

  不少中学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习懒惰、沉溺上网,对社会漠不关心等。而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忽略了对中学生责任感和意志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缺失使得中学生不会做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1.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较快的时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开始接触比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也会进行一定的哲理性思考。因此,在中学时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外形形色色的思想也侵蚀着每个人的思想,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当做对国家、集体和社会有利的事情,不做对国家、集体和社会有害的事情。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是否有社会责任感,关乎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只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使其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建立道德规范的前提

  人一旦建立起了社会责任感,就能够自觉地落实道德规范,可以说,社会责任感是中学生建立道德规范的前提。如果没有社会责任要求,道德规范就无法落到实处,也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社会责任感是道德规范的基础,离开了社会责任感教育,就谈不上道德教育。

  4.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的向前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能够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团结。中学生如果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就会产生亲近社会的行为,能够在自己参与的社会活动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1.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

  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家庭责任感都没有,又谈何社会责任感。因此,在中学生教育方面,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还应当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健康人格。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子女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帮忙照顾老人和儿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爱心。此外,还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向他们灌输社会公德意识,并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榜样,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履行他们对社会的责任。

  2.社会教育

  在社会教育方面,家长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节假日,带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关注社会,例如去养老院或孤儿院做助老助残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向灾区人民捐款献物活动,在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去社区义务劳动奉献爱心,在植树节组织学生义务植树活动等。通过以上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使得他们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校教育

  (1)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资源,培养社会责任感。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必定是社会的负担。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应当让学生明确做人的权利和义务,理解做人的尊严,并有自我反思和评价的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2)开展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责任感。班级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小集体,与中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教育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教育。例如,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我为班级添光彩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心,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历史责任感。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述富有时代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英雄模范人物,让学生树立“责任典型”。例如,雷锋、钱学森、焦裕禄等,他们是为国家昌盛、民族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的典型,值得人民的景仰和传颂。

  结语

  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和判断,让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系统工程常抓不懈。

  浅议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