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

sansa2025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

  “视唱练耳”练习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听”和“唱”。在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是其基础课,对于音乐学习而言,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无论是进行声乐学习还是进行器乐的练习,视唱练耳的基础都必须良好。而进行声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素质,将学生的音乐潜力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音响元素、表现规律以及音乐表现要素。并且,声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乐感和音乐表现方面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进行音乐审美,进行音乐的驾驭和表现。笔者从事多年音乐教学,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也真正的认识到了视唱练耳是歌唱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非常的重要。并且视唱练耳练好还能够让音乐教学的效率更高。

  一、在发声练习中培养小学生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

  一般情况下,一节声乐课包含了发声练习和歌曲学唱两个重要的部分,在这两部分中,视唱练耳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进行发声练习主要是通过辅音和元音进行高音的表达。发声练习也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声乐方面的一些技巧,比如说音色、音域、发声位置以及换声点等等。例如,在学唱歌曲之前,老师安排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的模唱练习;或提取歌曲中某个适合练声的乐句来做发声训练,并在声训中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在一次公开课教唱歌曲《清晨》中,教师这样说:“有一天早晨,我打开窗户听到一个声音。”教师边播放《清晨》背景音乐伴奏,边唱发声练习曲‘呼――沙沙沙,沙沙沙……’感受清新优美又快乐的早晨。气息练习“呼”,通过对清新优美的晨景描绘,自然解决了气息练习和发声练习,同时也为后面的二声部演唱作有效的铺垫,学生兴趣很浓。教师把枯燥乏味的发声练习变成了一个非常优美快乐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体验音乐带来的轻松快乐的情感。

  二、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小学生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

  在声乐教学中,学唱歌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包含了对歌曲以及旋律这两个部分进行处理,其中处理一部完整新作品的旋律,实质上便是对若干个乐句进行试唱,在听老师进行翻唱或者是听其他同学进行作品演绎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视唱练耳能力。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的时候,学生应该掌握进行表现记号处理的办法,这对学生进行完整声乐作品的演绎是非常重要的。

  当教唱歌曲时,教师要层层递进,在初听歌曲、再听歌曲和复听歌曲中,对每一遍聆听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熟悉歌曲旋律并感知歌曲节奏。让学生在多听练耳的基础上熟悉歌曲旋律,能感受出歌曲的节奏、情绪、速度等。这样学生在视唱曲谱的时候就会降低难度,重难点处乐句教师可以多弹奏几遍,让学生反复聆听节奏和音准。

  通过对比欣赏聆听,结合歌词意境,帮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轻快活泼和优美舒展等情绪。同时,发挥自身特长,运用肢体语言、手势和简笔画图形谱等来帮助学生理解音高的变换、旋律的走向以及歌曲所表现的意境,有效地解决歌曲音程大跳、音准等歌曲难点。例如,有位名师在上《柳树姑娘》这一课中,一棵柳树将学生带到了婀娜多姿的江南,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音乐的情绪中,用下垂的柳枝表示A部分的四个乐句,有舒畅惬意的感觉,枝条上的三片柳叶为同音支声部伴唱声部,给人灵动、欢快的感觉。图形谱中展示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触动着学生的每一个神经,克服了歌谱教学的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在节奏练习中培养小学生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

  视唱练耳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听觉,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和调式调性,以增强他们的音乐记忆力,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使他们在接触丰富的音乐语汇时,培养其节奏感、音高感和音乐感知力。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骨架,是音乐的脉搏。节奏在音乐表现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节奏训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准与节奏一样,是声乐演唱的最基本要求,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首要条件,是音乐的基础。如,在教学《故乡的小路》这一课中,让学生听辨歌曲节奏,并能听出变拍子。教师把歌曲的基本节奏型提出来,让学生在听听、拍拍、念念中熟悉歌曲的主旋律节奏。

  四、在歌曲演唱处理和创编歌曲中培养小学生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

  声乐作品是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这种声音符号本身并不能使人获得审美体验,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声乐作品才能传达给受众。而将谱面上的音符变为富有生命的实际音响,是一个必须有表现力与创造力参与的过程。声乐表演往往被称为二度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是声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视唱练耳训练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在歌曲演唱处理和创编歌曲时,有些歌曲教师可以在乐句尾声加入节奏伴奏或伴唱,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丰富和表现歌曲,从中感受到音乐丰富的表现力,享受音乐学习带来的快乐。不同的音乐作品,或者某一个音乐主题都能激发起人们内心的音乐表现力,唤起人的一种内在的音乐感受能力,使人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其创作的欲望。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贯穿于声乐教学全过程。良好的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表现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记忆力和创造力。教师培养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和归宿。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

    sansa2025未命名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中蕴含着人类几千年来积累和探索出来的智慧,我们的学习中有数学课,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也离不开数学,数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于学生来说,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从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03-02 《新课程标准修订)》重新提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展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而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习惯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需要从小养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从小抓起,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并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数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要想方法来诱发学生思考...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未来将是一个由科学性、开创性领衔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育尤为重要。数学又有人类思维体操的美称,研究表明:基本的数学结构与儿童思维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数学启蒙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因此,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其目的不仅是获得粗浅的数学知...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