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

sansa2025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41-01

  目前学校教育以升学率为目标,枯燥乏味并且繁重的应试训练抹杀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缺乏质疑问难的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空间,唤起学生质疑意识,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具备一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1]。

  一、质疑问难意识的现状

  1.没有问题问: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给出答案和结论,从来不去独立思考和怀疑,没有探究一题多解的意识。

  2.没有胆量问: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往往会萌生一些疑问,但是怕问题太简单无知,受到老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质疑问难意识逐渐淡化。

  3.没有能力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能力提出新的问题,或者遇到问题不能准确表达。

  4.没有机会问:课堂教学时间紧,教师的问题难度低,没有时间深入思考,不能质疑问难。

  二、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意义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在挑战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

  2.实现课堂有效交流: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产生表达的愿望,积极促进课堂有效交流,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便于因材施教,使学生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能够面向绝大多数学生[2]。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质疑问难意识强烈,能够独立思考,大胆突破,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敢于对知识产生质疑,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充分展现个性,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娓娓的诱导,饱含深情赞许的目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向教师提问、质疑、讨论等。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大胆提问、能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2.发挥鼓励评价机制

  教师的激励是培养学生有效质疑意识的保证。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消除提问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标新立异。耐心解答学生所提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3.培养学生质疑态度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相互启发,表达自己的见解,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开展评选“爱问神童”、“质疑博士”活动,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形成质疑的热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转向自动发问,养成质疑的习惯。

  4.加强知识和能力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前提。学生知识匮乏质疑问难意识必然淡薄,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师引导是有效质疑的基础

  教师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起着主导作用,教学过程设计成“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模式,让学生从“答”到“问”的转变[3]。(1)预习质疑,课前应布置预习任务,给出导学提纲,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上课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讲解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学生提出疑问,使每位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弄清及探究哪些问题?还能发现什么规律?还有其它解法吗?等等。“举一反三”,选取典型的题目因势利导,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质疑,共同解决问题。(2)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3)创设冲突性情境,学生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4)反思常规解法,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想问、敢问,还要善问。(5)教师故意出错,巧设陷阱,给学生创造质疑机会。(6)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拒理力争,然后总结,提高学生质疑能力。(7)制定激励机制,小组加分鼓励学生质疑。(8)数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将生活中数学问题引到课堂,如银行今年的年利率上升了0.15%,存入1万元能多收入多少钱?引导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现中质疑,在探究中质疑。(9)运用开放性问题质疑,引出新的问题,对常规解法质疑、评价、拓展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式。(10)针对学生易错处,设置解题误区,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11)运用问题变式,适当地变换题中的条件或结论,将命题再做进一步的推广或引申,多角度去理解概念的意义,提出合适的问题,或让学生补充缺少的条件,或变换数量关系,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编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

  总之,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加强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选”、“定”、“用”、“送”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工作体系探析

    中图分类号:D2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52-01 各级党组织在工作细节上都各有千秋,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选”、“定”、“用”、“送”四步走,将党员发展、教育工作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09-02 写作的主体是学生自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只能提供写作方法,却不能实实在在的教会学生如何去落笔完成一篇文章。故而写作任务便...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特殊教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大学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提起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在高校中,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受到自身贫困心理的干扰,使得他们自身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而高校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消极心理过于关注,一味地使用修复问题的方式来推动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的发展。而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心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各族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建设美好新疆重要的后继力量和领导者,是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可靠力量。如何建设一支能够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学生党员队伍,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论高职酒店专业学生情商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酒店专业学生情商培养的意义 (一)情商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先做人,而后做事,特别是在讲究团队协作的服务行业,更是如此。情商能力不高的人,作为领导则很难领导好自己的下属,作为一线员工则很难有效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为消费...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