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sansa2025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61-01

  新课标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尤其在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对此,本文就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措施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其本身有着自己的特征与魅力。因此,在华东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数学本身的特征与魅力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实用性。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的使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比如,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测量我校旗杆的高度。学了圆锥面的展开图的内容后,让学生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活动。

  2、规律性。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概念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概念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给出定义,而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数学思想。

  二、挖掘教材兴趣因素,鼓励学生动手体验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动手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因此产生由此及彼地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兴趣很浓,既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又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学生动手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和铺垫。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如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华东师大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其中,又能向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应该考虑那些贴近生活,同时在学生的平时活动中遇到过的图形、物体或者是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

  四、一题多解,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更具有灵活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在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同一个题目,有的同学思维敏捷快速地解答出来,而有的同学思维较死绕了许多弯路,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最终也解答出来了,此时教师对他们的方法都应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永远保持不断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如在学习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时,书上介绍了从一个顶点出发的的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可以推导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0,也可以在n边形的一边上找一点P,再将点P与不相邻的顶点的连结起来,将n边形分成(n-1)个三角形,也可以推导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此时再让同学们在n边形的内部或外部找一点推导出该公式,一题多解,极大地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了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数学教师只有对学生微笑,真心实意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以请感动学生,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映。积极的情感反映可以让学生喜欢老师,愿意和老师做朋友,才能让相信老师,从而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时时抓住时机表扬、鼓励学生,与学生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自己很有亲和力,让学生把对数学的恐惧转变为热爱,才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都乐意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习数学成为学习中的一件快乐的事。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议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人非生而知之,一生所用都是后天习得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愚昧无知童年到懵懂少年,学习多依靠老师、父母的传授、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学习能力也在增强。进入中学后,学生逐渐甩掉了手中的“拐杖”(对父母、老师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结合

    一、如何从初中数学的角度理解核心素养 从初中数学学科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师对教学的合理设计紧?o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结合奠定基石。有专家认为,在学习数学中,抽象思维、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69-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初中阶...

    sansa2025未命名
  •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94-02 初中数学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要学生学好数学就要注重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