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sansa2025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05-02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学生的情感应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是对年轻的心灵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可见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是人类最具感染力的艺术之一,也是人们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重要形式。它通过声音来传达信息和交流情感,来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细腻、准确地表达人们瞬息万变的思想情感。那么,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1.营造审美氛围,孕育学生情感意识

  良好的欣赏氛围有助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能鼓励、帮助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

  创设情境就是再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景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那么应该怎样在欣赏教学中创设情境呢?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审美艺术氛围,以此孕育学生情感体验的意识。具体做法是:

  1.1 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着名音乐家的画像,以此进行氛围熏陶。

  1,2 利用校园课间循环播放一些动听的歌曲,或让学生自带一些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播放,以此开阔其音乐的视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此培养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1.3 运用多媒体,可以营造出优秀且感人的情境,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能够拓宽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锻炼其想象思维,激发情感共鸣。因此,在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音乐的情境、风格和具体内容'积极运用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学乐曲《庆丰收》时,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展示其中的各种民族乐器,同时可播放农民群众喜获丰收时的视频故事片断。如此,在学生理解所表现内容的同时,也促进其感受到了人们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2.注重师生情感交融,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解惑者”,学生是“受惑者”。然而音乐与其它学科知识相比’传统的“说教”方式只会扼杀其对音乐的兴趣,其“解惑”过程更需丰富而细腻情感的投入。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通过活化教学方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积极“探究”“感悟”“实践”和“体验”音乐,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话题。

  2.1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美的化身,爱的使者,老师关爱的眼神,真诚的话语,都能打动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音乐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有认识成分也有情感成分。所以,一个好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

  2.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擅于捕捉身边的人和事,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引到学生体验音乐中的关、发现音乐中的美,并用音乐中的真善美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物;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最佳情绪状态,“少一点限制和规范多一点宽容和鼓励”,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例如,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手舞足蹈甚至离开座位,这时,不妨以赞许的眼神欣赏他的表演,待他心满意足后自会上座位。当遇上喜欢唱的歌时,总有学生激动得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尽管喊唱有损声带且不好听,但一味强调“轻点再轻点”只会令学生情绪受到抑制,演唱变得无精打采,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除在唱歌前提醒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读唱外,演唱过程中绝不做“扫兴”的事,唱后评价也总先肯定学生唱歌热情,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唱得特别响(喊唱)与自然的响亮哪种更好听。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才真正体会到音乐课的快乐。

  3.挖掘内涵,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优秀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伟大的人品和感人的艺术美,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开展情感教学不可多得的教材。为此,我们音乐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逐步丰富和发展。

  4.积极创新表达,鼓励学生再塑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再塑学生的情感。

  总之,音乐以其博大的情感魅力,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美化着学生的行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情感,让音乐与情感和谐共生’是我们音乐课堂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