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

sansa20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244-01

  随着我国改革方方面面的不断深入,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受到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便要切实改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进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说服力,以及最重要的有效性。而这里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指的便是社会或者社会个体通过当下已经形成的思想或者政治上的观点以及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以及有计划的教育。而要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一定要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同时透彻分析影响教育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因此,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科学合理地加强理论课以及教育基地的建设,创新教育模式,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存问题

  (一)社会发展带来的低迷思想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带来的问题

  现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信息普遍化以及政治多极化,特别是我国如今的现实社会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带来着巨大不良反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面临如此开放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挑战。首先,西方某些不适宜生活方式侵蚀了价值观还在形成的大学生的思想,使少数大学生或多或少有着社会责任感欠缺,团队精神欠缺,心理素质不过硬等问题。其次,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技术供给一个如此开放的环境,使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大大降低。

  (二)思想政治教师本身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带来的问题

  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担着显要职责。但是,目前担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师存在整体素质不够高,主导性作用欠缺等问题。有的教师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要么看得太重,要么过分贬低。有的教师在课堂里不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做思想工作,工作无能动性以及创造性,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存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积极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美化外界环境,降低其负面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大学生一定要有着高度的自觉性,面对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要具有维护祖国意识的鲜明立场,树立准确危机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积极主动学习加强自身理论建设,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而思想政治教师要以理想信念的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本,尊重大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优化校园人文文化环境,构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此外,我国还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的控制与引导,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二)做好思想政治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工作方法以及教学态度都会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胜负。因此,教师应该秉承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客观地考虑大学生的实际以及发展需求。不但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较高的思想素质基础,自身还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时刻改良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三)科学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断丰富和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要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及利益需要相匹配,尽量满足社会发展以及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比如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使教学内容针对性强,重难点突出,并且能够增强吸引力与说服力。此外,还要尊重大学生思想,从他们的思考问题水平上安排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并结合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在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各类思想问题,并不断探索尝试类似于多媒体教学的新型教育教学形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完成的复杂工程,只有首先肯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其必要性,然后在实践应用中探索发现并提升其有效性,使其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需要思想政治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密切关注教育环境的细微变化,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使用受教育学生能够真正接受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工作模式,不断完善评价机制,营造一个适合大学生思想得以健康养成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各高校,它主要是以“两课”形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校还会组织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作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手段,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现代大学生以“90”后...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245-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近些...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长期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强调和说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研究??

    所谓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意识,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些目标的渴望和需求。这种欲望推动人一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地活动并且保持一定的持续性。需要被人体会地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持久和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有所研究。在刘达临1985年的著作《思想政治工作于心理学》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概念、要素、优化途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基本...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心理疏导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198-02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和...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