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学生理想就业是职业教育的追求

sansa2025

  学生理想就业是职业教育的追求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质量。这就决定了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最根本目标。增强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要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为最终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的个人需求才能得到有效满足,职业教育的功能才能完整体现。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学生的理想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高追求。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愿望,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

  1 学生的理想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终追求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伴随着整个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理想也不断实现,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人才需求也不断被满足。从学生个人发展来看,就业理想的实现本身就是促进社会需求被满足的一个突破口。但是在学生理想就业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与他们所学专业并不一致。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更加重视这些就业质量提升上存在的巨大空间。

  (1)学生的理想就业首先应当建立在专业与就业相一致的情况下。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后按照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学习。对于专业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已经出具模型。而且长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都为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根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都希望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由此开来理想就业的第一步就是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难说理想实现。这给职业院校和学生本身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是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专业,要坚持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择业。其次职业院校在专业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摸清市场需求,并根据这种需求对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

  (2)学生的理想就业根本的还在于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素质包含多方面内容,例如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等等。这些素质决定了他们的就业质量。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在进入工作环境之后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理想中的工作,进而频繁跳槽[1]。但是如此折腾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感觉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这就暴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理想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规划,而是职业教育中没有后将职业理想教育做好。这两种原因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始终没有理想实现的感觉。为此在职业教育开展的在校阶段,院校应当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额职业理想,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自我评估能力,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理想定位是否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这些理想信念的实现。

  (3)学生的理想就业离不开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实践过渡。在进入工作环节之后学生能否有一个理想的工作状态很大程度上要看在这之前的实习实训质量。有的学生在实习环节中接触大量的实际工作内容,有的甚至直接上岗。

  2 学生就业理想实现的三个基本素养

  (1)基本能力素养。基本能力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作为社会人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例如语言交际能力、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相关的专业基础能力等等。这些基本素养对于学生更加高效的适应和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十分有利。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力已经发生了与以往很大的不同。这些条件对于学生的基础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和价值。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素养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他不仅仅存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应当开设单独的课程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这些基本素养。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更加重视这些基本素养对于学生提升工作的基本意义。而且学生基本能力培养还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对于提升这项工作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身心素养。过硬的身体素质是实现理想就业的最终保障,同时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还应当更加注重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就业理想实现的促进作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是,一是要求学生个人平时锻炼,二是要看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质量。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体育教学资源在各院系专业开展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关键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健身意识[2]。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他们就业之后身体素质提升和保持。

  (3)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素养,它从根本上受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影响。同时这种职业道德修养也是用人单位看重的一项重要素质。加强道德素养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几项基本内容。目前无论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出具体的规划指导。但是德育课程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学生的德育理论十分深厚,但是在道德实践中却表现的理论与实践的极不对称。为此在职业教育的德育课程中应当立足实践,着力提升学生的德育执行能力。

  学生理想就业是职业教育的追求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