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sansa2025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49-01

  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康的心理,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好合作学习、提高体育活动的合作学习效率呢?文章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体育运动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通过合作展现体育魅力。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还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其德育功能在于:解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原有隔阂,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1)选择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体育活动。合作是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明显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当然,不是说合作学习用得越多越好,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出发点,应该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教材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和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以取得较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2)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在充分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切实考虑所教学生情况、学校场地设施、实地环境条件、安全防护措施等因素,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合作方法得当,有的放矢,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可以根据所在学校的情况和条件,创设符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攀岩比赛”“龙舟比赛”等活动。这些体育活动,必须学生多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3)重视研究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合作学习有多种模式,一般可以分为优势互补性合作学习、帮助互动性合作学习、团队群体性合作学习。1)优势互补性合作学习模式。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篮球攻防练习时,鼓励那些篮球技术过硬的同学自觉与体能较好的同学组成攻防合作小组,进行优势互补性合作练习。2)帮助互动性合作学习模式。比如,在进行前滚翻、体操头手倒立、靠墙头手倒立、双杠肩肘倒立等体育活动时,一方面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另一方面讲解身体保护的方法要领。学生们自由组合,组成两人小组进行练习,并互相保护和互相帮助。3)团队群体性合作学习模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基于个体的成败与集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团队成员奋斗目标一致,因此,极易形成荣辱与共、通力合作的团队意识。比如,在小组半场篮球赛、接力练习赛等体育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团队群体性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小组内每位学生的运动潜能,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被有效激发。

  (4)注重合理分组。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特点,主要可以运用三种分组模式:单元分组、稳定分组和灵活分组。1)单元分组模式。通常适用于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一旦本单元的教学结束,小组形式也随之结束。分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据不同的技能水平分组,二是依据相同的爱好进行分组,三是依据相同的技能进行分组。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各种体育运动都有所了解,不断提高各项运动的技能水平。2)稳定分组模式。这是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能、健康等因素分组,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这样方便教师对同一组学生实施相同的教学计划,也便于区别对待不同的小组。3)灵活分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随机分组。让学生随机报数,自由组合。二是根据技能水平的高低搭配分组。例如,进行武术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动作熟练和不熟练的同学分在一组,让小组成员互帮互助、互学互问,既节省教学时间,又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三是根据技能水平进行分组,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体育合作学习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评价反馈,表扬积极参与、热心帮助、成绩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同时,对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的不规范动作、不友好言行提出改进性意见,以便下一次合作学习时向正常化、高效化发展。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探讨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人的性格大体上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类。外向型的人性格活泼,面对陌生人笑脸相迎,能够主动与人交流,身体素质好,爱好运动;内向型的人喜好安静,性格孤僻,面对事情反应速度较慢,不喜欢运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EQ指数的培养与激发

    近年来,随着西方各国对EQ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者已著有大量的相关论著,而目前我国也进行了许多关于EQ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关于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EQ指数的文章还比较稀少。因此,为了寻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

    sansa2025未命名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

    人类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助力,学校教育中的各科知识教育教学,均应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基本技能和能力,还应在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的同时,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

    sansa2025未命名
  • 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作用研究

    体育活动可以给人带来成功的喜悦,增强个人的自信,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具有积极的影响力,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对体育教学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制约和...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体育教学对中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阜阳市中学生体育认知现状分析 1.1阜阳市中学生的体育认知态度分析 态度是指个体对待外界对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这种认知倾向包括主观和客观,是一系列心理活动对事物...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