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方式

sansa2025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227-02

  根据教育部公示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就业率每年均有所提升,而众所周知我国大学生数量庞大且增长势头猛,就业难成为社会现实问题,而基于此种现状高校在自身发展中,不仅是要对大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能力有效地提高,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承担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机构场所,就传统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来看,多少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所以,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在搞好专业建设的同时,稳抓大学生市场竞争力的培养,致力于学生在日后工作有较高的综合竞争力。

  1 项目概述

  1.1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必要性

  结合笔者实践经验,个人认为高职院校之所以要明确办学方向,培养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主要是基于:平等参与竞争的需要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要求。

  (1)平等参与竞争的需要。众所周知我国奉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随着物资经济的发展,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膨胀与发展,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我国自入世以来,开放市场进一步打开,教育亦是如此,更多生产资料的贡献要求教育发挥优势,为国家输出大量的有竞争力人才,在国际上获得优势,此外就国内而言,也需要面对行业、教育之间的多向竞争。

  (2)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生产力的革新,都要求企业能掌握核心竞争力,企业人事的作用凸显出来,高职院校需要应对时代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力,如此才能满足企业要求,参与国内外的经济竞争。

  1.2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意义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而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势力也在不断地扩张,而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不代表核心优势,只有稳抓质量才能有发展的可能性。正如上文所述,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时代变化导致企业对高职院校的用人需求,都必须革新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的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市场需求,打造国内教育质量一流的优秀院校。

  1.3 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拥有客观的设备基础和师资力量,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不少技能型专业在不同程度上鼓励大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通过企业的沉淀反思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更加实用的专业技能,且不断地通过新技术来为学生竞争优势提升保驾护航,例如:教学实践平台的管理工作,就能很好地保障其工作落实状况。然而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尚有亟待整治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士的协同合作,共谱发展的新格局。

  2 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培养存在的阻碍因素

  2.1 政府方面缺乏良好的引导

  高职院校当前创新人才竞争力培养模式的发展进度有限,个人认为政府部门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首先就经济体制而言,着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有限,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是社会公众所有目共睹,在鼓励大学生就业方面缺乏政策的保护,很多地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顶岗实习得不到政策的扶持,既不能享受到企业的福利,发展又容易被企业忽视,难以被视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在教育方面,高职院校虽然数目众多,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方面国家重视对名校的扶持,而高职院校似乎被视为“乌合之众”。

  2.2 高职院校的转型进展较慢

  高职院校向社会输出大量人才,占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竞争力培养的重要阵地,然而纵观近些年的发展,尽管高职院校在大致方向上有所坚持,但难保部分院校在落实方面略有出入。在高职院校中认为竞争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就业,然而时代的发展已经让形式不可同日而语,各种新型就业方式的发展,充分说明市场,个人认为大学生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应该尊重发展,多方面鼓励,引导不同方式的竞争力培养方式,而即便是就业分析来看,也有不少院校难以保障落实,首先院校领导没有得到重视,这也是限制大学生竞争力培养的客观因素,此外不少大学生对实习存在一定的抵抗,也限制其机制的健康发展。

  2.3 人才市场供应机制不完善

  人才市场供应机制的缺陷,也导致当前大学生竞争力难以提高。首先要明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定大都是经过市场认可较有前景的行业,培育相关的人才,而高职院校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竞争力提高还需要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只有如此才能多方面发力,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竞争力的稳步提升。然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企业虽然与高校之间有订单培养,然而机制大都还有待完善,实习生在整体上一直都很难被企业所重视。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方式

  3.1 政府多方面鼓励,给予政策保障

  通过上文的论述,个人认为政府要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出台相关制度来保障大学生的竞争力培养,要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肯定高职院校的社会作用,给予适当的发展的遇,例如:在师资力量方面,鼓励名校名师与高职院校之间交流工作,通过名师来带动高职院校的发展与转型,促进专业建设;政府还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作出积极应对,例如: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如此还能繁荣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用人单位方面,政府也可以适当加强干涉力度,保障顶岗实习的工作能够享受更加公正的待遇。

  3.2 高职院校综合多种方式,加强重视

  高职院校是创新培养大学生竞争力的主体,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自身健全要有所重视,个人认为高职院校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在发展方向上要坚持科学、合理道路,专业的设定也该如此,竞争力培养方式要灵活多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竞争力的培养上,不应该恪守传统,在经过教师引导条件下多尊重学生意向,在人才竞争力培养方面,可以适度加强心理咨询,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参加实习工作的学生,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形式,老师应加强引导,就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的现状,另外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教师也应该多与企业、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

  3.3 企业完善机制,保障其更好的发展

  企业机制的完善,是市场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有制度方面有良好保障,才能使其占据有利的市场份额,且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也是加强市场竞争力的要求,保障制度的完善,就决定了学生竞争力是否得到提升,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可靠保障。笔者对近些年的数据资料分析来看,虽然企业与高职元下之间的合作量有很大提升,但质量方面尚待堪忧。

  4 结语

  通过对上文的论述不难发现,高职院校关于大学生竞争力的培养,主要还是通过对其今后的发展而言,所以,提高就业率可以说至关重要,而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而大学生就业的发展又受到各方面不可抗力因素的限制,该文主要就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对其他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方式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这就导致在实践中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实用、轻思想、重技术、轻党建”的现象,再加上党建工作本身具有效果滞后性的特...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工作对策

    少数民族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群体,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工作,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是切实关系到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关键。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人数少,往往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被忽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对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现状与教育对策

    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树立关心关注形势与政策的意识,而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现状及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对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分类管理”模式

    作为一名辅导员,担任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的重任,我们一直在摸索着如何建立起合理的学生管理模式,以求高质高效地做到“以生为本,服务学生”。而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大环境下,面对高职院校复杂的学生工作形式,如...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职院校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2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13...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组织机构支持力度不够 社团服务农村活动作为高校的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直是由学校团委组织开展的,他们利用暑期的时间,抽选部分学生来参加这项活动,因此,该活动并没有...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