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的思考

sansa2025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65-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1] (P.2)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的主力军有义务也有责任去积极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近来大学生群体中“复旦大学投毒案”、“在校女大学生从事援助交际”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他们都是高校群体中的一员,缘何选择了如此错误的道路。这与大学生的思想以及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通过走访调查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一、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我们通过走访调查以及座谈会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侧面的调查,例如:让他们谈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怎样形式开展的,通过课程的学习取得了哪些收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对其提法是否认同,是否支持;日常生活中获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渠道有哪些等等。通过调查结果来看: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很健全,积极贯彻的十八大报告的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 (P.1)其次,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纷纷表示认同与支持,但在实际的行为中,却很少有学生来践行。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平时除了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来了解与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外,就是通过网络来获得相关的知识。当问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哪些收获时,大部分同学表示没什么实质性的概念。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归为如下几点:

  (一)多元文化冲击致使其思想混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并且被社会所容纳,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目前高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他们注重追求个性,讲究独特,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致使思想混乱,产生不当行为。由此可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从而使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变得复杂多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于“灌”而忽视了“导”

  通过调查得知:目前高校主要开设《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很少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脱轨,使学生产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很枯燥的心理,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情感上的共鸣。再者,学生多为“90”后,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寻求思想上和观念上的解放不喜欢被枯燥的理论所禁锢,教师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教学手段单一,使他们抵触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不能自发地从内心去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而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在理论上和认知上都表示认同并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表示有意愿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做,但却不知如何去做,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作为社会成员,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当他们的利益与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时,他们会倾向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平等”,但当他们身边出现了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时,他们的态度比较犹豫不定,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就会想办法将这些不公平的现象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果这些不公平发生在他人身上那就会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可以说这是一种利己主义的倾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主观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明显表现。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对策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青年时期又正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关键期,抓住关键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1](P.2)因此采取有效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势在必行,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一)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能够接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主渠道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首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以身作则,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并积极践行,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上,在授课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结合所讲授的教材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育德的理想效果。教师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法的方式,结合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或实事热点话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合其中,组织学生针对这些案例或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针对时事热点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可以针对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谈认识,进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既能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内化于心从而外化于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大环境下,高校应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革命遗迹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都是弘扬红色文化,激发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也应积极向大学生们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的英勇事迹,让同学们发自内心去感受他们高尚品德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国家,为了维护正义,为了心中的信仰去奋斗去牺牲的精神;也可以通过观看革命历史的影片,在课堂上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之间交流心得体会;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到社区、工厂宣讲。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从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使其真正融入到生活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丰富了理论,又体现了实践的价值。因此,高校应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或给予他们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建自己的“跳蚤市场”亲身感受市场交易的过程,体会诚信经营对市场,对个体的重要性,并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再者,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去边远地区支教,下基层体验生活,参与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能力。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心里,改变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矛盾中去探索,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调查中表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的陪伴。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主流趋势,但网络信息有积极的同时也有消极的,所以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舆情。” [3] (P.64)可以在校园中建立一个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的网站,在该网站中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及时更新时事热点新闻,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热情,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在整个校园中形成团结向上、共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内涵的新风气,使校园文化更健康,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