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多样化的有效探索

sansa2025

  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多样化的有效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类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国高职院校已占据了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

  一、高职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但高职生在求职择业和职业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如不愿从基层做起,渴望高薪,频繁跳槽等等。从笔者收集的二百余份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便可看出,高职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工作经验不足,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高职生毕业后,认为自身学历层次低,实践经验不足,工作过程中感觉发展前景渺茫,一些技术类工种难度高,自己无法胜任。

  (二)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工作中自信心不足

  高职生一旦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会产生自信心不足,担心工作过程中拖后腿等心理顾虑,甚至怀疑自己的跨行业是否是人生道路上的正确选择。

  (三)工作中不大胆,放不开,担心不能胜任

  高职生初入社会后,感觉自身的领导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易产生较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专业技术不够精,不善于处理工人技师间的人际关系,社会交际能力差。造成工作中胆小怕事,畏手畏脚。

  (四)想自主创业,却苦于没有经验和资金

  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易受到创业资金短缺、创业项目与市场脱节等困扰,再加上社会经验不足,社会关系面狭窄等原因,造成自主择业上的种种障碍。

  高职毕业生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是个人、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主体,在学生职业指导方面应当给予的更多的教育和帮助。

  二、为高职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

  (一)把就业指导课作为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高职教育阶段,应把职业指导课设成高职生的必修课之一,并占有一定比例的学分。保证学生予以足够重视。同时,应改变就业指导课程只局限在高职大学生毕业前夕开课的做法,从高职生进校阶段就开始上就业指导课。

  (二)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作讲

  高职生就业指导课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老师、心理咨询师、企业专家等老师作讲。课时设定要合理,内容要讲求生动、不死板,事例要充分,实效性要高。

  (三)开设“第二课堂”,引导高职生全面学好职业指导课

  播放职场求职等视频文件进行教育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校办工厂、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为毕业班学生现场讲解生动的职业知识,使毕业班学生真实感受职场环境与职场氛围,体验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感受到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并打下良好的求职基础、同时并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职业目标等方面,为走向职场作好充分准备。

  (四)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为课程结业的考试内容

  课程结束后,为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帮助高职生树立长远的职业规划目标,结业考试内容就是由学生本人自己所设计的、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积极在校内外开展“校友交流会”、“模拟招聘会”、“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

  定期邀请事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参加“校友交流会”,为即将毕业的高职大学生讲述他们真实的职业发展之路。

  开展内容丰富的“模拟招聘会”,从应聘、面试、简历指导等方面促进高职生汲取求职面试可能碰到的棘手问题,锻炼高职生的反应能力和应聘技巧

  引导高职生开展各种类型的素质拓展活动,培养高职生的自我超越能力,建立自信心,增强高职生综合素质能力。比如带领学生开展“社会生存体验”活动,由老师监督,以团队形式开展,不带分文在社会上生存一天,凭借团队的力量寻找生存的“饭碗”或“工作”。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同时,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或指导学生开展“深入企业社会调查活动”,此活动可由各班级组织,事先策划好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做好分工和部署,以分组形式对相关门店或经营性企业进行随机抽样的社会调查,培养高职生的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相关行业所需人才。

  开展以上活动的同时,还要加强日常思想教育活动。要把教学与高职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座谈、讨论、板报、橱窗、专题广播、模拟洽谈会等各种形式,对高职大学生宣传就业方针、政策,介绍求职知识,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综合求职能力。

  四、设置高职生企业生产环境见习课

  高职生进入企业生产环境进行见习学习,既是对专业学习的进一步了解和消化,也是对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拓展,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来说,也能为其将来真正进入企业一线打下基础,也为自己所要从事的职场环境和职场技能奠定感性认识。

  五、建立学校推荐就业加学生自主择业机制

  高职毕业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相关的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业来校招聘,推荐毕业生参加专业实习,对一些不愿就业、不服从安排的高职生采取相关措施,限制毕业,消除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恐惧心理与懒惰心理。

  同时,鼓励高职毕业生自主择业,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所推荐的实习企业有限,很难面面俱到的为应届毕业生全部联系到学生满意的实习岗位,学生应积极利用社会招聘会、社会关系网、他人推荐等形式积极进行自主择业,尽早参加毕业前的顶岗实习过程。

  最后,还要鼓励一些有条件的高职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相关应届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通知文件,介绍有关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引导毕业生成功创业。

  六、实施预就业机制

  部分高职毕业生因多种原因,未进入学校推荐的企业就业,进入社会后,容易盲目地应聘一些小企业上岗,待遇低,经验不足,专业关联性不强,大多只能从基础操作工做起。高职院校可实施把毕业实习与推荐就业相结合的预就业机制,让学生直接到企业所需的生产岗位进行实习,按职业劳动者的要求进行职业角色的实习,把理论知识与岗位要求结合起来,直接做到具有技术技能型要求的职业工种,做到人职匹配,展现高职毕业生所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快速进入企业所急需的人才环节予以及时补充。

  同时,实施预就业制企业在试用期考核通过后,可直接与高职毕业生签订就业用工合同,提高了高职生的待遇,也为高职生专业对口起到了促进作用,相当于是对高职生的一种肯定。这样,强化了高职生的饭碗意识,为培养高职生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之,对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多样性探索依然有很大的挑战,要真正改变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困难和问题,需要高职学生、高职院校、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积极作为,不断探索,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多样化的有效探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这需要现代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要求公民要形成法治理念相对应的思维方式,而且也要求公众必须接受这种法治理念,然而法治教育是形成公民法治思维的前提条件。...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养成教学分析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还包括科学技术。除此之外,历史还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在分析历史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随着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就为历史问题的分析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初探

    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手段和方法很多,但其最终落脚点 还是要解决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最大程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那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有效的、可行的;假如不能解...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