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东北抗联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sansa2025

  东北抗联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94-02

  引言

  在曾经的东北抗日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国家的领土与家园的完整而战斗,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爱国英雄,他们身上所体现着的抗联精神代代相传,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传人。在高校的教育中,不仅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具有重要地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这关乎着一个国家精神的传承与交接。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应充分挖掘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出肩负国家责任感的接班人。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及其意义

  在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在极端艰苦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14年的持久的英勇顽强的斗争,抗联英雄用鲜血、智慧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创新和丰富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东北抗联英雄们在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东北抗联精神,其主要内涵是:面对国破家亡,不屈不挠,忠贞救国,保卫家园的爱国情怀。面对残暴强敌,英勇顽强,永不屈服,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面对生死抉择,勇于献身,血战到底,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面对恶劣环境,不畏艰险,无所畏惧,艰苦奋斗的必胜信心。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气贯长虹的英雄诗史和华彩乐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是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双百年”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以爱国情怀为核心

  爱国主义情怀不仅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更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核心。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东北抗联英雄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誓死保卫祖国,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东北大地燃烧起熊熊的爱国抗日之火。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保卫着我们的祖国,让天下英雄团结一心、甘愿为祖国牺牲一切的原因正是骨子里流淌的爱国主义情怀,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国之歌。

  (二)以艰苦奋斗为基石

  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仅有一腔爱国热血是不足以取得最终胜利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拥有艰苦奋斗的抗战精神才能带领东北抗日联军挨过重重困难,冲破艰难险阻,可以说,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进行抗日战争的基石。在当年的战斗中,东北战场由于其残酷的气候,可以说是条件最艰苦的战场。14年的日日夜夜,抗联战士们会遇到零下40多度的严寒天气,会面临没有食物与补给的挨饿时光,会出现前后夹击、背水一战的残酷争斗。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与环境中,东北抗联英雄们硬是坚持了下来,可以说是突破了生命极限的挑战,从3万多人到最终的不足2千人,这其中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而支持他们走过来的,正是愿意为国捐躯的艰苦奋斗精神。

  (三)以不惧牺牲为信念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保卫东北的肥沃黑土,为了守护祖国不受侵犯,东北抗联英雄们决绝的奔赴战场,英勇杀敌,顽强战斗,坚定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惧牺牲。14年的浴血奋战,献出的是英雄们的热血生命,收获的是祖国的安定统一。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杨靖宇将军以树皮棉絮为食,在冰天雪地中战斗到最后一秒;赵尚志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仍然绝不松口,严守的机密;陈翰章指挥双眼被敌人挖出仍不投降,直至牺牲;巾帼英雄赵一曼被严刑逼供,最终英勇就义……无数的英雄还没有来得及留下姓名就为国捐躯,无数的英雄还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就抱憾而去,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永远在世间留存,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他们完美展示了不惧牺牲、为国而战的英雄气概。

  二、东北抗联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正所谓理想指引前路方向,信念决定结果成败。将理想信念传达给当代大学生,能够培养新一代有志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目前来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还是较为清晰深刻的。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个人梦”与“中国梦”存在的出入决定了??民思想状态的波动。由此可见,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所蕴涵的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品质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东北抗联英雄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他们坚定不动摇的理想信念值得每一位大学生用心学习。

  (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作为华夏子孙,坚定不动摇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作为教育的主体,高校应积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让学生们拥有正确而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真正做到了解国情,敬爱祖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同感逐渐变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导致大学生爱国形式集中于泛泛空谈,而不是真正参与到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爱国情怀无处安放。由此可见,弘扬与大力传承东北抗联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14年的东北抗联战争真实存在于我国历史。东北抗联队伍由汉、回、满等多个民族构成,东北抗联将士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践行着自己的爱国誓言。时光流转,爱国情怀永不变。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意志

  对于一个人来说,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是带领他走出困难,顽强拼搏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是指引国家发展、振兴民族辉煌的基石。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越来越缺乏正确的理解。吃喝玩乐、铺张浪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满足于现状、依靠于父母,在当前的社会中,这是极其常见的一个现象,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因此,大力弘扬东北抗联将士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时代变迁,优秀的品质不能丢。

  结语

  作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参战队伍,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4年的浴血奋战,强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无数英雄的血泪换来了我们今日和平幸福的生活。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但精神是万古长存的,永远是我国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的一部分,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望的力量,对于加强我国新时代的有志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北抗联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