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sansa20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

  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空闲时间相对较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否积极健康,因此受到大学教育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形式上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弊端。目标设定阶段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探讨,导致落实困难现象发生。教育任务开展形式中理论居多,一些复杂的思想政治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学习阶段的参与兴趣逐渐丧失,最终造成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下降问题。大学生注重独立思想的体现,在学习与生活中也会融入很多个人看法,但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引导时并没有考虑这一特征,而是采取传统教育方法进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真正融入生活中。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化

  思想政治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较难度相当,但教师认为教学任务十分简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深入探究有效方法,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工作任务的开展形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其中问题会更加严重。教学方法简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阻碍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落实的重要原因。部分大学中,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初期能够形成管理计划,但在落实阶段缺乏有力的监管很难确保教学环节得到学生的参与支持。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完善,结合教学任务开展阶段遇到的阻碍进行规划调整。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1.价值取向人本化

  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观察在基层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这样进行的教育计划更贴近真实情况。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充分表达个人观点,实现更理想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获得理解与支持,会很自然地配合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实现高效教学计划。大学生即思想政治面对的群体,同时是主体,个人思想意识进步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理论化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向生活化方向进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要尊重这一差异性,并对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避免出现问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发掘其创造潜质,把人的个性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2.教育内容生活化

  最后是教育内容的优化设定,要考虑是否使学生充分理解,引导学生思想进步,向更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生活化目标实现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教育内容,引入更多真实的案例,避免出现复杂的理论性知识,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不仅充满生命力,而且充满活力,这样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形式上千姿百态,在空间上立体多维,涵盖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物理的现实生活和虚拟的网络生活,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等等。

  在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其覆盖领域往往把这样广阔的空间“窄化”了,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降低。我们必须树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大德育理念,坚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物理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生活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具体做到生活化,即教育内容要取材于现实生活。

  其一,从生活中取材,就是尽量避免直接向大学生传授各种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也不应该不顾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理想教育,而是用大学生身处其中的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事件,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进而催生出相应的道德行为。

  其二,从生活中取材,就是尽可能让非日常生活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教育。我们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深入研究,应尽可能让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融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形成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三,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化,既要重点宣讲的理论、方针与政策,又要强调生活常识、做人的道理与行事规则。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可感、可知、可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各高校,它主要是以“两课”形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校还会组织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作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手段,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现代大学生以“90”后...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245-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近些...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长期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强调和说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有所研究。在刘达临1985年的著作《思想政治工作于心理学》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概念、要素、优化途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基本...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心理疏导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198-02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41-03 “教辅联动”意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课教师与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