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

sansa2025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

  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随着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生长与发展的环境日渐复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以前相比更为明显。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减少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需要,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延伸来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科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通过传授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1]。一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种。

  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教学计划之内,通过课堂来开展的正式课程。根据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学习、人格、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意识,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方式。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法有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训练法等[2]。在课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组织中,可以分为预热过程、教学过程和总结过程三个步骤。预热过程即暖场,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多媒体等手段引出教育主题并澄清课程目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客观、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引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团体动力学原理以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总结过程既是对课堂活动的回顾与检讨,也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与展望,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感悟,从而指导实际学习生活[3]。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主要有班级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

  2 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分为个体咨询与辅导、团体咨询与辅导两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近来朋辈辅导也受到重视和推广。

  2.1 个体咨询与辅导

  个体咨询师与辅导是通过咨询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性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一对一咨询、电话咨询、邮件咨询、QQ咨询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所产生的一种相对深入、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客观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来拟定辅导方案,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4]。由于个体咨询与辅导能跟学生一对一,因此个体咨询与辅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导方式。

  2.2 团体咨询与辅导

  团体咨询与辅导也称小组辅导,是指一组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团辅人数4-40人不等,其成员可为同专业、同年级或是同部门的学生,并且有相类似的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适合团体咨询与辅导的条件是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有相似性,团体成员愿意在团体中讨论自己的问题。

  2.3 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是指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具备相关能力的年龄相近者,对身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朋友进行心理开导和支持的辅导活动。朋辈辅导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因为朋辈辅导员也是学生的一员,一般是班级干部或心理委员,他们在寝室、班级活动中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对身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可以及早发现、帮助或向心理辅导教师求助,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朋辈辅导在建立咨询关系上具有其它咨询辅导形式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向朋友倾诉,由于同辈之间具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往往能够快速良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容易形成信任、稳定的咨询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咨询效果。朋辈辅导的实施更加灵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只要咨询双方的条件允许,即可实施辅导,个别对话、团体互助、心理沙龙、网络聊天、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都是具有朋辈辅导特点的心理辅导形式。

  3 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延伸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其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在网络环境中继续延伸,抢占网络阵地,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网络氛围。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辟网上心理教育网站,生动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通过网络促进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教师、家长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性、情感性。此外,运用网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跟踪监控,从而更科学地推进心理教育工作。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技术和方法,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随着这种理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获得广泛而普遍的发展,其科技化程度也将迅速提升。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高校大学生“三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227-02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能否较好地解决“三观”问题,对大学期间的成长和今后的人生发展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高校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及教育途径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让高校大学生的恋爱走到了阳光底下。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恋爱知识的普及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加之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爱情缺乏理智的分析和思考,责任心、担当意识较差,大学生的恋爱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加以...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明礼诚信”作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说:“礼者,敬人也。”荀子说:“...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校大学生主动安全意识的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7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 05―0028―04 高等教育结构的定义在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论述,并且差别不大。本文采用的是潘懋元先生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一书中所下的定义,即高等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高校大学生作弊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1 考试作弊的成因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屡见不鲜,而且作弊者队伍趋于庞大,手段也越发先进。各高校甚至拿出取消学位的高压政策,但仍无法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思政工作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