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初中政治课堂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ansa2025

  初中政治课堂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发展。下面通过三个方面介绍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如果学生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就缺乏学习的动力,从心底不想学习政治知识,创新能力地培养就无从谈起。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解政治知识,不关注学生是否对所讲解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自认为给学生传授了很多知识,但是学生没有兴趣,也吸收不了多少知识,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适当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创新能力创造前提,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跟随教师一起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授《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这课内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什么事情会让同学们感到快乐呢?”“如何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吗?”通过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学生对这课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这些问题很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思考时学生肯定会有不同于教材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这些想法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改变师生角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师生角色地转变,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发散自己的思维,以自己的方式对政治知识进行研究,提出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如果教师决定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就无法进行创新。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如何学习都由教师决定,学生无法产生独特的想法,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改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则成为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答疑者,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为培养创新能力创造基础,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提高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授《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课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的主题就是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怎么做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行为与结果有什么关系。学生在自主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可以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知识学习,学生认为能够得分的方式都可以采取,教师不再干预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容易产生新的想法,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小组讨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学生创新能力地培养离不开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可以畅所欲言,思维更活跃,还可以汲取其他学生思路上的优点来完善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想法更成熟,如果学生不会独立学习,就容易限制自己思维,遇到瓶颈不知道如何解决。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是独立思考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不会解决,会遏制学生的新想法,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小组讨论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从而形成不一样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这课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不必有任何局限,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勇于表现自己的特点,提高了创新

  能力。

  以上内容通过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别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师生角色、小组讨论学习。这只是其中的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政治课堂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完善自己的措施,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找到更多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初中政治课堂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探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音乐文化调适

    关于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生活的文章与专著有:汤莉兰,《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文化冲突与调适》,金学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等。但从音乐文化这一视角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研究的论文专著还不多见。论文中两位采访对象分别是四川...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微博平台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微博是一个建立在用户关系的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平台,通过网页、手机、pad等即时通讯工具随时查看、更新,成为现代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微博...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状 我国的职业素质教育在很长时间内是学校给出固定目标,然后学生在此基础上了解和学习。学生缺乏主动性,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给出的“答案”。因此,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议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196-02 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除了要面对日常基本考核外,还要参加国家举行的CET测试。我国大学英语...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