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外国留学生汉语“使”字句教学与习得研究

sansa2025

  外国留学生汉语“使”字句教学与习得研究

  一、“使”字句与其他句式的辨析

  (一)“使”与“叫、让”的区别

  “使”字句兼语句的用法,除了“使”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词――“叫”和“让”。它们和“使”一样,能够表达“致使”义。一般来说可以互换,在口语中,“叫”和“让”用的比较多;书面语中“使”用的比较多。

  1.如果主语2的结果是自然出现的话,一般多用“使”,而不用“叫、让”。如:

  (1)四川汶川地震使很多人无家可归。

  *四川汶川地震叫(让)很多人无家可归。

  2.在“令、叫、让+人+其他”这样的结构中,一般不用“使”,“使”往往被“令”代替。常常构成一个四字格或比较固定的表达。

  (2)他的话叫/让/令人吃惊。

  ?他的话使人吃惊。

  3.“叫”和“让”在兼语句中,除了和“使”同样具有“致使”义外,还有“使令”义。这是“使”所不具有的。“使”只有“使令”义。

  (3)妈妈让玛丽回国。(要求、命令)

  *妈妈使玛丽回国。

  (二)“使”字句和“把”字句的区别

  “把”字句和“使”字句都表示动作发生后,对对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具有了什么样的结果,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试比较:

  (4)妈妈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妈妈-送-孩子)

  *妈妈使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孩子-送)

  (5)这个地图使我找到了那个地方。(我-找到那个地方)

  *这个地图把我找到了那个地方。(*这个地图-找到-我)

  例(4)可以用“把”字句,但不可以用“使”字句。因为“把”字句中,主语和宾语只有是施事和受事的关系,才可以用作“把”字句。所以例(4)符合这样的条件,可以用“把”字句。而“使”字句中,主语1和主语2不是施事和受事的关系,但要满足这样的条件:主语2和谓语是施事和动作的关系,主语1只是动作发生的原因或条件。例(5)符合这样的条件,所以可以用“使”字句。主语1和主语2不是施事和受事的关系,所以不能用“把”字句。李大忠(1996)指出:“学生之所以这样用,看来是把相近而不相同的语法意义视为同一了”。

  二、“使”字句的偏误类型

  (一)回避使用“使”字句

  (6)*这样的结果真是后悔我。

  (7)*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满意她。

  这两个句子都是应该使用“使”字句而没有用。这是留学生初学“使”字句时不太适应,也不敢用,为了回避偏误而产生的新偏误。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对“后悔”“满意”这样的词的用法不是很清楚,误将它们当作及物动词,所以出现错误的搭配“后悔我”“满意她”。这样的词,汉语里有固定的格式:使(叫、让)+人+很+后悔、满意、生气……或对+人或事+很+后悔、满意、生气……。

  (二)不该用而误用

  1.等同“使、叫、让”

  (8)*父母使我和弟弟来大连学习汉语。

  (9)*老师使罗曼参加运动会。

  例(8)中,学生把“使”的词义当作“支使”,也就是“让”的“ask”义。电子词典对“使”的解释是“ask、attach”;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使”和“叫、让”意思差不多。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把“使、叫、让”的意思等同,把应该用“叫、让”的词误用为“使”。前面比较中我们说过,“使”字句只有“致使”义,而没有“使令”义。例(8)和例(9)都是“使令”句,所以不能用“使”,而应该用“让”或“叫”。

  2.夸大因果关系

  (10)*大连的夏天很迷人,使我们去海边游泳。

  (11)*我迷上了那个中国女孩,使我学习汉语。

  学生过分强调“使”字句中,主语1的原因和谓语的结果的关系。所以把一些因果复句改成了“使”字句。一般来说,使字句的主语1不是完整的句子,而是词或短语,所以要把这样的句子还原成因果复句。

  3.与“给”“对”等介词混淆

  (12)*这次地震使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13)*老师使我们这次考试成绩很不满意。

  例(12)中,学生只强调“结果”义,用了“使”字句,却忽略了语义关系。“中国”和“带来”不是“施事-动作”关系,“中国”是“带来”的对象,应该用“给”引出。例(13)中,学生一看到“很不满意”是形容词,马上想到“使”字句,但这里的“很不满意”的主语是“老师”,而不是“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在这里不是兼语,而是“不满意”的对象,应该用介词“对”引出。而且,还需注意“对……满意”是固定搭配。

  4.主语1和主语2相同

  (14)*听了这个报告,使我感动得哭了。

  (15)*看到灾区人民的痛苦,使他更难过了。

  例(14)和例(15)不能用“使”字句,主要原因是前面省略的主语1和主语2是同一个人。例(14)省略的主语是“我”,而主语2也是“我”,不能是“我使我”,所以不能用“使”字句。例(15)也是同样的情况,省略的主语是“他”,而主语2也是“他”,所以也不可以用“使”字句。要使句子通顺,要么把“使”字去掉,要么改变主语1。

  (三)缺少主语

  (16)*通过这次考试,使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汉语水平。

  (17)*在老师的帮助下,使玛丽的汉语进步很快。

  “使”字句的基本结构是“主语1使主语2怎么样”。使用“使”字句时要留心“主语1”和“主语2”不可以缺失。“主语1”是全句的主语,要避免把它变为其它成分,使全句缺少主语。例(16)中因为加了介词“通过”,所以把主语1“这次考试”变成了介宾短语的宾语,全句就缺失了主语。例(17)也是同样的问题。所以学生要注意这种情况。

  (四)缺少动词

  (18)*这次买卖使他们很多钱了。

  (19)*她的努力学习使她奖学金。

  过分强调结果,所以遗漏了动词。在使字句中,主语2后必须有动词,构成“主语-谓语”关系。说“他们很多钱了”或“她奖学金”,这和学生对谓语的认识有关,也是谓语的过渡泛化。

  (五)缺少兼语

  (20)*经常在阳光下暴晒,就会使变黑。

  (21)*不爱运动常常会使感冒。

  “使”字句中,“使”后面必须有主语2,否则构不成“主语-谓语”关系,也就不能用“使”字句了,这种句型是不完整的。例(20)可以补出主语2“皮肤”,或者变成被字句。学生也有可能认为被字句中“被”后面的主语可以省略,所以泛化到“使”字句中,误认为“使”后的主语也可以省略。

  (六)能愿动词、副词的位置

  (22)*绿茶使人能皮肤变白。

  例(22)中,能愿动词“能”应该放在主语1的后面,它的意思是“绿茶能使人怎么样”。一般来说,表示致使类的兼语句“使”的前面都可以补出能愿动词,因为它们的表义有相同的地方。所以,如果有能愿动词修饰,一般来说要放在“使、叫、让”的前面。当然,说“绿茶使皮肤能变白”,在语法上也是正确的。至于它和“绿茶能使皮肤变白”的差异,对留学生来说不是考察的范围。简单点说,“能”后面的是表义重心,“绿茶能使皮肤变白”是常态句,因为能愿动词一般要放在主语的后面,“使皮肤变白”是对主语“绿茶”的说明。“绿茶使皮肤能变白”应该看作非常态句,重心后移,强调的是“变白”。

  (23)*他的表现都使大家很满意。

  (24)*校园的每一个地方使我都很兴奋。

  副词“都”在两个句子里的位置明显不同,例(23)中的“都”指向“大家”,所以要放在“大家”的后面。例(24)中的“都”指向“每一个地方”,所以要放在“每一个地方”的后面。“都”是一个后指向副词,判断其在兼语句中的位置,关键要看其指向的是谁。有些副词的使用要看具体情况,有时前后都可以。如:

  (25)这样的天气确实使人很不舒服。

  (26)这样的天气使人确实很不舒服。

  例(25)和例(26)在语法上都没有问题,只是语义上有些许差别。前者“确实”指向“这样的天气”,后者指向“人”。

  (七)否定形式

  (27)*他的话使我没生气。

  (28)*他的话不使我高兴。

  同样都是否定句,但否定副词的位置不一样。“没”一般要放在主语1的后面,“不”应当放在主语2的后面。如果“不”的后面有能愿动词,则能愿动词要放在主语1的后面,“不”如果是否定整个句子,则放在能愿动词前;如果是否定主语2,则要放在主语2的后面。如:

  (28)他的话不会使我高兴。

  *他的话不使我会高兴。

  (29)他的话会使我不高兴。

  *他的话使我不会高兴。

  外国留学生汉语“使”字句教学与习得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现代社会中,无论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大量软件的应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促使了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计算机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生(高段)课外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读物的影响,提高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下面对小学生课...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研究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兴起,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了。如何在网络阅读中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指导作用,既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的课题,也是当代大学生阅读研...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基于流程再造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急速增长,学生整体结构趋向特殊性、复杂化和多元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固有的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历史形势。诞生于20世纪90...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分析探索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群体,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是各行各业建设的栋梁,大学生诚信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举足轻重。而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其在培养这一重要群体诚信素养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