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做好课堂教学

sansa2025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做好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194-01

  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是工科院校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就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长期以来的授课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卖力的讲解,学生坐在位子上被动地听,一堂课下来,教师累的筋疲力尽,学生收获却不大。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任务。

  1 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过分地强调专业教育,部分教师和学生误认为上大学学习高等数学是为了将来学习专业课作知识准备,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推给学生定义和定理,而没有思想和方法的灌输,教会学生计算就万事大吉,学生则认为六十分万岁,六十一浪费。

  再者课堂上主要使用“填充式”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高等数学的课时都比较少,教师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只能是急于赶进度,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听讲,没有办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很不令人满意。

  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也都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分层次教学也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方法之一。我们认为无论如何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途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只强调符号演算和解题技巧的练习,忽略了数学背景的引入,只讲推理而不讲道理,使学生难于主动地学习。

  2 培养数学思想和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好学之不如乐学之”,这就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采取多种手段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乐于学习呢?

  2.1 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科学生学习数学不是为了研究数学,而是应用数学从事相应专业的研究和创新,所以数学的学习是必须的,因为这门学科是人的智力构成的要素之一。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智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他的论著《智力结构》中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个体至少应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其中就有逻辑数理智力,即有效运用数学、推理和思维的能力,可见数学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虽然数学是必须学习的,但它也是非常枯燥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绝非易事,教师可以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刚接触高等数学课程数列极限的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可是极限的思想非常重要。在讲解时不妨采用庄周在《庄子天下篇》中引用惠施的话:“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个例子很生动,准确地反映了极限思想。另外众所周知许多数学分支的起源和发展都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多结合实际学生们会觉得数学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教师在授课时适当的介绍一些高等数学的背景知识和发展过程,通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概念、理论的形成是经过复杂、曲折的艰苦过程,让学生意识到高等数学是一门不断成熟、还在成长的学科。

  2.2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数学课都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条途径,数学的美在于它的理性美,最能体现这种美的就是数学思想。高等数学中无穷小的思想、微积分的思想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果之一,它使人类思维进入无限小分析领域。变量、极限的概念使辩证法的思想渗入数学,微积分成为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精确表达事物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地掌握高等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不但对他们培养学习兴趣有帮助,而且对于解决将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会大有益处。这样学生在上数学课时不仅是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就会主动的学习,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为今后自身的发展夯实基础。

  2.3 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来讲,只能起一种引导、辅助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应该通过反思与自己对话,课后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有哪个知识点讲解的不是很透彻,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如何处理效果会更好,能否补救;例题的选用是否恰当,练习题是过易还是太难。这些都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过程来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自己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铺好路。

  3 结语

  伴随教学方法的深入改革,注重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旨在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该依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做好课堂教学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矛盾与协调

    当今教学体制的改革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有些高校在教育管理中难以把握管理学生的度,容易触犯学生的基本权利,这就造成学生和学校管理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高校管理人员应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中触及学生权利的规章制...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85-01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敏捷思维,而且有助于培...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在数学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课前准备与预习 许多学生不够重视预习,认为教师课上要讲,只是忙于完成作业,而没有养成预习习惯,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养成预习的习惯。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现代社会中,无论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大量软件的应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促使了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计算机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生(高段)课外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读物的影响,提高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下面对小学生课...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