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弹性特点分析

sansa2025

  大学生心理弹性特点分析

  心理弹性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组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需要应对自我变化及生活压力的各种挑战,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弹性发展特点,挖掘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资源应对挑战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对1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75份,其中男生779人,女生496人;大一60人,大二104人,大三396人,大四700人。

  1.2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3研究工具。心理弹性量表:由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个因子。本问卷共27道题目,回答方式采取“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到“完全符合”的Likert5点计分方式。

  2.结果

  2.1不同维度上大学生心理弹性平均数标准差比较。以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各维度和总均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生源、消费水平为自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男生在心理韧性总均分、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上显著高于女生;不同经济水平的大学生在家庭支持和总均分上差异显著,每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上的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均分和家庭支持上显著高于每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生源的差异不显著。

  2.2交互作用分析。以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各维度和总均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生源、学科性质和消费水平为自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发现:性别和年级在心理弹性总均分上交互作用显著;生源和消费水平在除人际协助外的其他维度和总均分上交互作用均显著。

  2.2.1性别、年级在心理弹性总均分上的交互作用分析。性别、年级在心理弹性总均分上的交互作用分析见图1、图2。图中的纵坐标均为心理弹性总均分,横坐标分别为性别和年级。从图中可以看出,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大一、大二时高于男生,大三明显下滑,大四急剧下滑,心理弹性水平低于男生。

  2.2.2生源、消费水平心理弹性总均分上的交互作用分析。生源、消费水平心理弹性总均分上的交互作用分析如图3。从图中可以发现,消费水平在300以下和300~400的水平上,非城镇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3.讨论

  从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描述性统计来看,不同经济水平的大学生在家庭支持和心理弹性总均分上差异显著,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水平确实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带来一定压力,高校辅导工作者要给予一定的除国家经济援助外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家庭经济极端困难的学生。

  从性别、年级在心理弹性总均分上的交互作用分析来看,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大一、大二时高于男生,大三明显下滑,大四急剧下滑,心理弹性水平低于男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随着大三、大四专业课的出现,课业难度有一定增加,更看重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对女生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冲击;第二,随着就业问题一步步逼近,大学女生渐渐明白女生在职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对未来的迷茫及对就业问题的担心,造成女生心理弹性水平在大四急剧下降。这也提醒教育工作者在大三和大四阶段应针对女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心理发生的剧变给予重点关注。

  从生源、消费水平心理弹性总均分上的交互作用分析可以发现,消费水平在300以下和300~400的水平上,非城镇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说明在相同经济水平条件下,非城镇学生表现出比城镇学生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非城镇学生大多是非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成长的条件不如城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更多挫折,而这些外在资源的不足却变成了非城镇学生的心理资源。这点发现让我们看到非城镇学生坚韧和乐观的一面,而同时,来自城镇的经济困难学生步入我们的视线,他们的成长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大学生心理弹性特点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阅读教学法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引导者把文本引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与文本进行直接交流,并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吸收增强语言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法中,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还...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我见

    大学生这个群体是我国人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成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随之降低。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脾气变得暴躁、情绪波动幅度增大,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具有思维活跃、学习、工作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等优点,但部分学生干部存在政治理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认定工作探索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也是检验和衡量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认定工作的精准性,对提高资助实效,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状况具有现实意义。...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蒙生汉授学生学习综合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2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初次学习困难定会有,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声乐素养,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领悟力。在声乐教学中,很多抽象概念让学生难以理解,只有让注意力集中,让思维发散,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