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对策研究

sansa2025

  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对策研究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尽管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今天,理应保护云南滇西傣族文化,但提高基础教育在该地区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组成员通过重点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芒宽乡以及接壤缅甸的德宏傣族地区乡镇近40所小学展开调查,以普查和调研的结果为依据,基于滇西傣族地区特殊的区域性和民族性,这对于绝大多数刚入学的傣族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无疑是一件较为吃力的事。加之几乎所有傣族乡镇的小学无法实现汉字书法教育真正走进课堂的实际。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将探索适宜于本地区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子。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根据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2013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系列纲领性文件的要求,汉字书法教育迫在眉睫。其中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识字写字,是学生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这明确强调了识字写字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深刻领悟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同时, 结合傣族地区学校的实际,汉字书法教学在小学阶段可分为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三个层次。

  1.一至二年级教学要求

  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从硬笔书法学习中的执笔、坐姿、书写态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其次让学生认识汉字楷书中的基本笔画,弄清笔顺,掌握运笔方法,逐步达到领悟铅笔字书写的特点。最终能借助习字格书写完整的字形,力求做到书写规范、字形端正、书面整洁的效果。

  2.三至四年级教学要求

  三至四年级是学生运用铅笔向钢笔过渡,硬笔与软笔兼学的重要时期。在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毛笔进行书写。从执笔要领、书写姿势、文房四宝、楷书临摹方法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加强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基础性的书写知识讲授外,还应选取历代著名书法家从小学书的经典故事、励志名篇,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勉励和激发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3.五至六年级教学要求

  五至六年级是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识字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同时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就字形结构和章法给学生做强化训练,并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书写情况,建议或推荐学生尝试练习历代经典碑帖。可提供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勤礼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赵孟?《三门记、《妙严寺记》,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传),智永《千字文》(楷书部分)等历代经典碑帖做参考,结合学生的情况暂选一种碑帖进行临摹。钢笔书法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做到整齐、美观,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推荐接触行楷字帖进行训练。在加强书写实践训练的同时,应适当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将历代经典书法作品通过赏析的方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通晓历代碑帖,提高其鉴赏和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传承书法文化的重要性。

  二、培训指导,提高质量

  学校在没有专任书法教师的情况下,可采取定期聘请本州、市少年宫、书法家协会专家或高校书法专业教师,集中对语文或美术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1.开展系列讲座

  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系列讲座。外聘专家、学者根据学校的实际,结合书法与人生、中国书法发展史、中国书法理论知识、书法技法知识、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有效方法等较为全面地给相关授课教师进行书法理论知识的讲授。

  2.组织教研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外聘专家、学者可不定期深入学校参与本课程的教研活动。不仅可以通过现场教学督导的方式,及时了解授课教师备课、课堂授课情况,而且可参与到教研室的具体课程研讨中,切实解决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相关专业知识答疑,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普及和传承中国书法。

  3.开展示范性教学

  每学期由外聘专家学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一至二次示范性教学,帮助授课教师查缺补漏,掌握最前沿的书法学术理论和最基本的实践技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对传统书法的热爱。

  综上所述,通过汉字书法教育,让滇西傣族小学生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高度,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这将为今后学生进入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奠定良好的书写基础,为将来更好地培养地方少数民族艺术人才队伍,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的全面繁荣提出有力保证。

  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对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信息素养的提升

    随着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旨在描述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行为能力、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的概念---信息素养应运而生。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信息素养,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实施的形势下,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继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风建设视角下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学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1、高校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 进入大学,学生教育方向由管理性强、主动性缺乏、环境压力大的应试教育转变为自主管理、主动学习、环境宽松学习教育。由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使部分大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党的工作能力和战斗力最基本的体现和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加强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攻坚方向,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也恰恰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高校作为为国家建设输送...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中国梦”的认知状况及教育

    作者简介:邓秀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设计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35-02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总书...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