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析当堂训练促进七年级学生数学能力拓展提升

sansa2025

  浅析当堂训练促进七年级学生数学能力拓展提升

  自从新人教版教科书全面使用以来,广大数学教师对数学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七年级数学整体难度不大,但是新增知识内容有所增加。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知识内容的教学,还要让学生当堂掌握,是七年级数学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而且七年级数学的很多概念都和六年级联系不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似乎出现了全新的平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这些知识很陌生,学起来有些吃力,而且高强度的知识涵盖,让他们应接不暇,课堂学习十分紧张,课堂训练准备不足,无法当堂明确知识点,造成课下作业错误百出,数学学习能力下降。

  一、纠正数学课堂训练弊端当堂知识当堂吸收

  因为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增加,而教学过程中课堂数学训练占用课时较多,所以有些老师精简了课堂训练时间,甚至有的老师取消了课堂训练,都改为课下作业,学生课下做完教师集中评判,而后找出共性问题课堂上再加以重点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首先加重了他们的课业负担,其次无法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者存在学生个别数学不能理解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学生们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吸收,这十分不利于七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无法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对于这种错误的数学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加以纠正,保障学生充足的课堂训练时间,引导学生当堂知识的消化,发现错误和问题当堂解决。

  二、以当堂训练方式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

  当堂训练必须贴近七年级新人教版教材内容,抓住课堂上所讲章节知识重点,围绕学习的主题展开课堂训练。当前一些教师普遍的作法是在课堂上做《随堂课时练》中的习题,这样以来,学生课堂训练的内容被圈定了范围,数学学习的广度不够。而且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随堂课时练》平时在家里都做为预习的习题,课堂上做学生的兴趣无法有效激发。因而教师在当堂训练中让学生解答的题目要力图创新,要拓宽思路多找贴近教材的,学校发放的练习书之外的内容来让学生们作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做题兴趣,开拓他们的眼界,多见识不同的题型,还能够避免有些自作聪明的学生提前找寻解题答案课上不动脑,直接抄写答案的现象发生。凸显课堂训练“稳、准、精”的特点,让学生抓住知识点的同时开放思维,牢固掌握课堂内容,跟随老师所讲快速提升数学水平。

  三、七年级数学课堂当堂训练要制定具体方案

  当堂训练不是“拿来主义”,是需要教师周密设计的。教师因此要在课前做大量习题搜集工作,选择适合本课时所做的训练题,不能超纲也不能太过浅显,不能过多也不可过少。教师在具体课堂训练的方案上要下功夫,要编制当堂训练方案。

  首先教师要构建知识网络图,例如下图:

  根据知识网络图确定课堂训练的基础题,一般此类题型出3~4题即可,如概念判断题,给出多项式问有哪几个项,常数项是哪个,一次项系数是多少,属于几次几项式等。这些基础题训练的是学生对课堂概念掌握的情况。

  其次是当堂训练题,这类题目可出4~5道,题型要具有特色,围绕课堂内容多种方式呈现。如应用题方式,多种解题方式以及设问方式等。就上述知识网络图而言可以出单项式或者多项式的应用题。如:于长方形广场的四角设计一块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形花坛,若半径设为r,广场的边长为a米,宽度为b米,则请同学们列出表示广场空地的面积的式子。

  最后要进行拓展提升题目的训练。这个可以联系本堂课知识点,如可依据上一题列示给出具体的数据带入计算结果。或者结合下一堂课内容进行知识拓展:K=__时,5xky与-x3y是同类项。当然教师要在课堂上初步讲解下一堂课的部分内容,才能在本堂课上做下一课的拓展训练题。注意讲解下堂课的内容不可过多过深,点到为止,让学生心存好奇,迫切想知道下堂课到底讲什么,回家后自觉地去预习。

  综上所述,面对七年级数学这个承上启下的教学过渡期,数学老师紧密围绕新人教版教材,结合课堂知识点内容,做好课堂当堂训练方案设计,把握好课堂传授的大好时光,强化当堂训练,将学生课堂上没有吃透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答题解惑,不让学生带着未解决的问题下课堂,是促进七年级数学课堂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数学教师要对当堂训练进行科学的规划,既不能拖慢教学进度,更不能敷衍了事,要精心设计合理调度训练内容,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一步步地巩固知识,逐渐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浅析当堂训练促进七年级学生数学能力拓展提升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信息素养的提升

    随着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旨在描述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行为能力、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的概念---信息素养应运而生。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信息素养,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实施的形势下,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继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风建设视角下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学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1、高校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 进入大学,学生教育方向由管理性强、主动性缺乏、环境压力大的应试教育转变为自主管理、主动学习、环境宽松学习教育。由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使部分大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党的工作能力和战斗力最基本的体现和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加强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攻坚方向,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也恰恰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高校作为为国家建设输送...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中国梦”的认知状况及教育

    作者简介:邓秀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设计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35-02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总书...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