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sansa2025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74-01

  众所周知,人文学科关键的是人,历史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要素构成的。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且“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所谓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历史课本中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他们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而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评价,既能从历史人物的活动实质中更深刻,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又能让学生在历史人物的身上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继承优良传统,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呢?

  1.明确评价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人物的评价总体要求应在学生初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观点上,以教材(教参、教辅等)提供史实为根据,结合课外读物的了解,从现象到本质,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评三个方面:

  第一,评其功过是非和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第二,评历史人物对具体事物的立场、观点、态度。当然评述的对象不仅仅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对别人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是否正确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也是属于评价历史人物的类型。

  第三,能够对同一时期不同人物,或不同时期同类人物进行对比,评价。

  2.注意评价原则

  历史人物的评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其认知水平较差,分析辨别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除障碍,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渐近的原则。从认知历史人物到了解,把握历史人物,最后才能进行正确评价。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评价人物时要注意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是一个时空结合的网络关系体,任何人物事件的出现和发生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必然性即是指她所出?F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而其偶然性即是指她所出现的可能皆是因为有了这个偶然的背景而产生的具体事件中人物。

  第二,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明确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人物不过是“时势造英雄”,而其作为仅是人民群众的一定意愿,对其评价不能任意夸大或缩小。

  第三,在评价时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就有许多革命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其却代表了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一生。

  第四,在评价时要注意人物行为的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是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如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主观动机是为抵御外侵,客观却造成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水深火热,但又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成为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古代文明。

  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道德观念去评价历史人物,如学生容易以“好”或“坏”的道德观念去评价历史人物,这是错误的。况且以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别人,用现在的或过时的道德标准评价历史人物,这也是不对的。

  3.把握评价方法

  在初中历史人物评价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评价的观点和方法,才能让它们对复杂的历史人物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首先,应教会学生如何把评价对象放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即要教会学生寻找与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其次,应教会学生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如对商鞅的评价就应让学生对其变法措施逐条分析,从而看到其主要上的是在于削弱和限制奴隶主贵族实力。而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和发展经济的原望而知商鞅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而其所作所为就显而易见而知其所以然了。

  第三,应教会学生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运用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放到当时的历史中去,看该历史人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进步。

  第四,应要求学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该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

  第五,应正确指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确定评价性结论,在对历史人物下正确结论时应把握好三个基本要素求,一是要一分为二地正确定论;二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最主要的方面定性;三是对政治人物定性时,一定要指明其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当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很多,学生评价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探索中尝试着在教学中应依据新课标要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文系统和多媒体素材,准确地讲述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历史人物"正确地、具体地、实事求是的给予叙述和评价,对历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进行分析和批判",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方能逐步达到新课标相关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