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优化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优化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中,实验教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探究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愈来愈多地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1]

  一、以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利用实验及增设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燃烧”、“分子运动”等等实验,都能使学生的兴趣盎然,实验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

  2.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得出归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内容,直接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思考。如在讲到《氢气的制取》时,因为此前已掌握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以及根据药品性质及状态确定制取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时,选用固固加热型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或加热锰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的装置);固体和液体或者液体和液体反应,反应条件不需加热时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学生自然可根据制取氢气的药品(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知,应选择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装置。用什么方法收集?已学过的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是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进行选择,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也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习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教给学生辨别羊毛衫的方法、鉴别化肥的方法,用化学原理去解释这些方法。指导学生去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小研究,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去评测水质。让学生初步感受化学研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乐趣与动力。

  4.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用“过去冬季人拿红薯死于窑内”的事例及“世界奇妙大峡谷”的故事,指出其中都是二氧化碳惹的祸,那么二氧化碳有哪些重要性质呢?就自然导入所学课题。而小学自然课及日常生活中认识到二氧化碳无毒的,为何无毒也会使人死亡?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思维的困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和提问,也不失为新课导入的一个好办法:为什么新粉的墙壁要生炭火盆呢,为什么刚开始反而变潮湿了呢?氢气球为什么能飞?热天时食物为什么会腐烂快些?铁为什么会生锈?铝为什么不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等等。这些问题,可以留一些悬念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

  5.采用符合教材内容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不断变换教法,使兴趣产生迁移,形成新的兴趣,如举办丰富多采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 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让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当然效果也好。

  二、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我除了在课堂上规范的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化学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化学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和理论,演示不仅教师在课堂中做,而且可以改进为学生实验,例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让学生自己做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实践证明,家庭小实验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观察一根蜡烛的燃烧和熄灭”、“鸡蛋壳放入盐酸中”、“用石灰水、食醋来试验紫色的花瓣或果皮”等等为操作性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既解决了难理解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2]

  三、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实验去探究化学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启发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学习题中有一部分是实验类习题,由于受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限制,仅靠教师讲或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这类习题学生很难掌握,但通过实验活动来完成这些习题,学生可以直接看到结果,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在化学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引起重视,其二是要实事求是,其三是多钻研教材,寻求较优较好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严格的要求和严谨教学,学生也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行快乐的学习。

  优化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校大学生对于O2O教学模式的反馈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O2O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O2O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所以很多教师不是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角...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现实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注意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如果缺乏观察能力,只是一味地靠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29-02 在社会主义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学生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