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采取有效途径 提高计算能力

sansa2025

摘 要:

采取有效途径  提高计算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采取有效途径  提高计算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采用;途径;提高;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运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他数学学习的质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就是要让他爱上计算。在计算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计算技能。比如在教学“12—7”时,我先让12个小朋友到黑板前面,站成一排,其中7个男生,5个女生。教师说“男生蹲下”的口令,学生做动作,然后让学生看着刚才的情景说出一道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了“12—7=5”。由于有现成的人可以数,所以大家一看就知道答案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接着重点让学生了解“12—7”的计算过程。先让学生摆出1捆和2根小棒,要求学生从中拿走7根,学生发现从2根中拿不出7根,于是想到把1捆小棒拆开,有的学生直接从10根中拿走了7根,剩下3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5根,……所以得出答案“12—7=5”。整个学习计算的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独立活动解决的,学生不仅掌握得牢固,也学得开心,毫无枯燥乏味之感,这样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二、引导思维,提高学生的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如:1.25×0.8= 0÷2.8= 0.25×4= 6.5÷6.5=……等,这些口算题我经常以卡片、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三、严格训练,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其一,培养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其二,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其三,培养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四、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我觉得关键是要教给学生通俗易算的方法,另外还要多加练习。首先,对于有些计算题,我们可以为学生编上一些易记的顺口溜。如教学完“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后,我就让学生说“加9减1,减9加1,加8减2,减8加2,……”告诉他们顺口溜的意思,这样,他们在看到“7+9”时,就知道把7减掉1得6,再在6前面添上个1,得出结果是16。在看到“18—9”时,就知道在18的个位8上加1,结果就是9。有了这样的顺口溜,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次,多加练习也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俗话说“熟能生巧”。当然,为了避免学生对于反复的计算感到厌倦,教师每天会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出示卡片练习、师生对口令、抢答、争夺小红旗、数学接力计算等,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在各种趣味性活动中达到训练的目的。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任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励、训练与培养。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严格训练和加强计算练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目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合作学习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钢琴教学中如何为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

    爱是师之责,更是师之德。教育中融入了感情,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让学生从情感上更加愿意接近教师,在学习上更加乐意接受老师的点拨,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在学琴之路上遇到问题的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谈通过人物速写教学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一、中学生意志品质现状分析 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很大欠缺。穆桂海曾对大连市318名中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方面的问卷,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研究生活中的伯努利,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当下通过深化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建立物理拓展型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关注不同资质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物理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基础型课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0 引 言...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