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对比中美中小学教育

sansa2025

  内容提要: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继承中的创新和扬弃中的突破,学习和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公平对待学生,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让他们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课堂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或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培养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对比中美中小学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键词:美国教育;中国教育;自信心;创造性;探究性

  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人类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离政治、经济很远的教育的潜在作用力,从而刮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世纪旋风,在历史发展的重大时刻,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声浪之大,为以往所未见,把基础教育予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对比中美中小学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如今国际大交流的时代,美国作为本世纪涌现出来的最具实力的经济大国,在民族素质上也自成一派,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学习与借鉴的榜样。当代几乎所有重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科学发明均出自美国,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如此发达,这与他们的教育有无密切关系?为什么中国中学生每年都能击败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各种奖项,中国却无任何人获得过诺贝尔奖?而美国学者赢得的诺贝尔奖最多?这不是什么“起点赢终点输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诺贝尔奖需要原创性,需要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恰恰是中国入、首先是中小学生最缺少的。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中国的教育问题出在哪里?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新教育?怎样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实现教育模式的革命性创新?可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营造民主氛围和宽松环境,树立学生信心

  美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是其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美国自身在短短几百年历史中所形成的一些特有的民族特性,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美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美国小学不开设与中国对应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观、访问、了解重大历史事件来进行,不讲很多道理,却直观、形象地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美国学校从小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美国从小学就为孩子营造培养信心的环境。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跟老师平等的人格和地位,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对话、交流、讨论甚至争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人“生而平等”的人格感,能够在活动、游戏、讨论、实验等各个环节中学会独立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团队精神。

  在非传统学校奥龙(AHLONE)小学,校长为黑人苏珊(Susan Charles)博士,她是一位富于教育理念的专家:充满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苏珊说:“76年前就在这里建立了非传统小学。课堂上我们教什么呢?自信心。每个人只叫名字不叫姓,校长也一样,主要按个人特点和能力而不是按地位来区别.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大家都是社区的一员;每个孩子都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这里的老师组织能力非常强,注重给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在各种选择中做出抉择,并善于自我评估。”教学管理气氛轻松。众多教学科目教师只负责组织,具体的由孩子凭想象去做。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种工具、材料“为所欲为”,教师很少干预,作品五花八门,别出心裁,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幼稚,有的不伦不类甚至荒诞,但毫无思想制约,体现井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管”得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在学生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从不说;“不行”、“错了”之类的话,更多的是说:“做得很好”、“再试一试”类似鼓励的话。教师尊重学生的权利体现在许多方面,学生所在班级都没有指定的班长,而是由班上同学每天轮流当“干部”,负责班里当天的所有事务。他们之所以如此兴奋和负责,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一天他是班上最重要的学生,也是班上的中心人物。而且,这种机会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天”。这样培养一个孩子的“领袖”意识及实施管理的自信。

  美国教育所倡导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恰恰是中国教育所忽视的,我国中小学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老师习惯于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严肃地站在学生面前训话、布道,学生只能毫无质疑的听取、尊重。然而一味强调尊人,势必抑压尊己,无形中减弱了思维能力还很低的孩子的自信心,限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仍然被高考、中考的大棒指挥得团团转,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亿万学生的创造可能被强力禁锢在考试升学一条路上,学生只知道考试,只知道背书的高分低能儿学生竞争压力大,负担过重,娱乐活动极少,社会活动更是单一,其主要知识来源于课堂,因学校几乎包揽一切,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仅学会了死记硬背,无条件服从,形成了习惯性的,依赖性的思维定势,不会自己做决定,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更谈不上独到的见解和创意,对社会对人的认识严重缺乏。这些都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违背,学生既不能发展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也感受不到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此,学生就会缺乏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缺乏自信是制约孩子健康成长的严重阻碍,正如拿破仑所说:“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为了战胜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加强中小学生自信心培养很有必要。

   [1] [2] 下一页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