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sansa2025

  如何培养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我国中学历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过于宏大,知识结构严密,内容庞杂,超出了学生理解的范畴,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不利于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和中华民族的素质。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中学历史教育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更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历史这门学科,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充满欢乐。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另外,我国中小学历史教育形式单一,只有课堂教学,而且课堂教学又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就使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自然难以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一、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为教师,首先要能写一手好字,清晰的字体会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另外,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普通话,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也是教学的关键。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广泛阅读史实资料和历史人物事迹故事,通读国内外历史传记,充实自己的历史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是自己逐步成为历史教学的“巨人”,在关爱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足够的知识内涵指导、管理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引和充实丰富的营养。总之,教师只有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让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教育引导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旁征博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中,要想更好的完成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和中华民族的素质水平,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强化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二、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课堂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一味的碎碎念式教学和无限的题海战术,一方面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全面提高。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从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善,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东西,才能更加专心的认真听讲。另外,应该增加一些课堂活动,丰富教学方法,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辩论、讨论或者让同学们阅读相关书籍以增加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时,可以播放《毛泽东》等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历史,并在历史课上真正学到知识、收获能力。还可以走出课堂,有效课余时间,通过有效组织学生们参观博物馆、革命地和观看历史影视纪录片等,使得高中历史的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全面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像初中和小学阶段那样需要大量的讲解和记录,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和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素质能力。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的积累才是有意义的,只有学生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历史学生的重要现实意义,才能以更加充沛的热情去面对历史学习。历史的学习更多的是要提高历史记忆的效果,更要正确地培养记忆的方法:数字记忆法。即依据一些数字的特点,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对比记忆法。历史的很多人物和事件既有个性又有共性,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纳法。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大都可以将根本原因归纳为经济方面或生产关系方面。要想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就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复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收获学习的快乐,并且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

  四、巧设悬念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首先,课前导入时,精设“悬念”,引发兴趣。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注意力相当不集中,这时可精设“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在上课过程中巧设“悬念”并注意改变教学方式,吸引注意力。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精设悬念,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最后,在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保留兴趣。教材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一堂课快上完之前,教师应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相联系的地方,认真设置悬念,使学生主动地带着问题去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保留学史兴趣。

  结束语:我们应以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高中历史兴趣教学循序渐进的进行,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合作意识。这是高中历史兴趣教学法的关键,更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关键所在。

  如何培养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课堂到底怎样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在实践中有一下几点感悟: 一、让学生有想说欲望...

    sansa2025未命名
  •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03-01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sansa2025未命名
  • 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手工)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强调突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魅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使学习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重要矛盾,就是我们现有的学校音乐教学模式是根据我国制定的大纲完成的,其内容较为保守、滞后,适用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而我们的社会却需要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培养模式,如何在我们的学校教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和直觉能力

    近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刊登了不少较好的文章,特别是,与数学教育总的改革形势相呼 应,其中更包括了一些由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撰写的颇具新意的文章.例如,本刊第10 期上所发表的张蕴禄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张文” ,就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和直觉能 力...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