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充分用好数学新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sansa2025

  充分用好数学新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新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还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如何才能充分用好数学新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一、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研究数学新教材,我们发现新教材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比较重视。为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要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之后,数学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主动获取、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议一议”: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反映“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的几何事实。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交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学生举出多种多样的例子,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借助新教材,培养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实的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掌握的方法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新教材在编排上安排了一些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探究性内容。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学生为了使自己提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或自己的观点比别人更好,往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整理自己即将表达的内容。由此,学生有了自主探索知识的机会。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读一读”,和学生共同探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读一读”的内容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只是介绍知识的由来,不仅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等。如在“矩形、正方形”这一节的课后,“读一读”的内容是“侦察兵密码通信游戏”,它是正方形性质应用的游戏,非常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阅读的情感和兴趣。要是学生弄不明又想知道其因由,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和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并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六、根据实际情况,对新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知识的延伸需要,作出合理整合,真正做到用好用活教材,也即强调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意味着首先要了解所要教学的内容和它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从而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机整体。只有突破了教材固有安排的限定,有机整合数学新教材,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顺应学生发展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七、重视数学思想、过程、方法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此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证明的思想脉络,体会数学证明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课题研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必须结合教学规律、新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实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充分用好数学新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