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干预的研究

sansa2025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干预的研究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焦虑感、紧张感、情感危机等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可以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一项关键性的负面因素,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已经刻不容缓。[1]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很好的形式,能使人更好地与他人及社会产生联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有助于消除精神压力,促进身体健康。[2]本研究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某高职院校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及网上下载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学习。

  (2)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调查,其中大一学生240人,占40%;大二学生200人, 占33%;大三学生160人,占27%。在被调查对象中,来自城镇的学生210人,占35%;来自农村的学生390人,占65%。

  (3)实验法。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对调查对象实施体育锻炼干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部分存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体育锻炼干预。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表1所示,感觉就业压力大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大三,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就业门槛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高职大学生毕业即面临着失业。有65%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35%的学生觉得靠自己努力,就业不是问题。选择“感情有压力”的学生比例为40%。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在情感方面引发的问题日渐增多;选择“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比例为55%。在被调查的600名大学生中有65%的学生来自农村,35%的学生来自城镇(表2)。大多数学生表示,每年的学费压力就已经让家庭经济很紧张,多数学生会选择利用课余去兼职以减轻家庭负担。目前因家庭贫困导致自卑、人格不健全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被调查者中,有57%的学生是独生子女,43%的学生是非独生子女,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进入大学开始,群体生活学习后,这种不适感便逐渐显露出来。如自我保护感太强,性格孤僻,害怕与他人交往,把自己内心世界封闭起来,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3]

  第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不尽如人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如表3所示,问卷结果显示,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占27%,他们一般通过学校体育社团、学校健身房等方式进行锻炼;20%的学生偶尔到操场参与锻炼;53%的学生基本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很弱,课余时间更多的群体性活动表现为在宿舍打游戏、睡觉或者到图书馆学习。

  第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善情绪状态。心情郁闷去锻炼一下能有效地宣泄负面情绪,特别是能将遭受挫折打击后产生的负面能量能被转移与淡化,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感降低。其次,提高智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活泼等。再次,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如天气变化、身体极限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增强大学生勇敢坚强、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最后,增进快乐,调节情绪。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采用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进行锻炼,可以从中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消除烦恼、自卑等不良情绪,使大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中。笔者通过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干预,取得了预期效果:干预对象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干预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进行干预后,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改善,说明体育锻炼干预措施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三、建议

  高职院校应大力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为着力点,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如通过校园易班、广播等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应逐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重视充实体育师资力量,通过增加体育项目、课余时间尽量开放学校的体育场馆及设施等,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高职院校带动学育社团开展多种多样的课余运动比赛,利用广播、校报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总之,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离不开学生个人及学校的共同努力。[4]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干预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指导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b)-0138-02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大众化教育,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地增长,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现状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76-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并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

    sansa2025未命名
  •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

    摘 要 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高校将同时面临招生和就业的两大难题,高职院校如何正视现状、发挥自身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呢?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进...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23-03 所谓就业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状况下,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对职业价值在理想追求、自我定位、职业评价以及职业选择等过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27-02 大学生社团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依照法律或校规校纪,遵循一定的宗旨和原则,按照一定章程自愿结成的具有相对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范围...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19-01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作为新一代的职场人,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良和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具有优良的职...

    sansa2025未命名